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84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1 . 加尔文教认为:上帝自创世纪以来,就把人分为“选民”和“弃民”,前者注定得救,后者注定沉沦。这种学说实质上反映了当时
A.封建贵族的世袭思想B.封建社会的等级思想
C.人本主义思想D.原始积累时期的资产阶级思想
2 . 启蒙思想家洛克和孟德斯鸠都是分权学说的倡导者。他们主张“行政权”由
A.总统掌握B.君主享有C.议会控制D.人民共有
3 . 洛克说:“法律的目的不是废除或限制自由,而是保护和扩大自由……哪里没有法律,哪里就没有自由。”这句话的本质意思是
A.只有实行法治,人才能充分享有自由
B.自由和法律是分不开的
C.法律为保护人权而设立
D.依法限制政府的权力,人才能充分享有自由
4 . “文明的进程就是一部人类不断争取自由和平等的历史。”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亚里士多德在他们之前也说过,人根本不是生来平等的,而是有些人天生是作奴隶的,有一些人天生是来统治的。亚里士多德当然是对的,可是他却因果倒置了……”
——卢梭《社会契约论》
材料二:“组成国民议会之法国人代表认为,无视、遗忘或蔑视人权是公众不幸和政府腐败的唯一原因,所以决定把自然的、不可剥夺的和神圣的人权阐明于庄严的宣言之中……第六条 法律是公共意识的表现。全国公民都有权亲身或经由其代表去参与法律的制定。法律对于所有的人,无论是施行保护或处罚都是一样的。……第十一条 自由传达思想和意见是人类最宝贵的权利之一……第十七条 私人财产神圣不可侵犯……”
——《人权宣言》(1789年8月26日颁布)
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出卢梭的主要观点是什么?你如何理解“亚里斯多德当然是对的”?
(2)材料二是如何阐明“自然的、不可剥夺的和神圣的人权”?在当时有何进步作用?
(3)在“争取人权”方面,以孙中山为首的资产阶级革命派开展了哪些实践活动?有何进步意义
2010-05-17更新 | 577次组卷 | 1卷引用:2010年江西上高二中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