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9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1 . 柏拉图在哪一本书中把每个人明确分工,认为人民要各司其职
A.《十日谈》B.《神曲》C.《歌集》D.《理想国》
2021-05-23更新 | 46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珠海市艺术高级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3 . 人文主义是西方文化的重要传统之一,其内涵随着时代的变化而不断丰富。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从公元前8世纪之初到公元前4世纪中期,城邦为古希腊发展提供了一种独特的环境,促进了思想和表达方式的发展。古希腊的哲学家关注的是:人类在宇宙秩序中的地位、衡量人类的潜能、寻找扩展人类能力的方法。

——摘编自理查德·E·苏里文《西方文明史》

材料二   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追求人性,摒弃了宗教教条,关注的重点由“神”转向“人”,但它缺乏“科学”的基础,仍然无法摆脱"神”的羁绊。

——摘编自马龙闪《近现代科技与思想文化》

材料三   牛顿宇宙理论的影响超越了科学领域,让人们能理性分析人类行为和制度。与近代早期科学家一样,绝大多数哲学家相信,对人类和自然界的理性思考将会引领每一个入走向自由,建立起一个繁荣、公正、平等的社会,启蒙运动用一套建立在理性基础上的世俗价值观念取代了基督教价值观。

——摘编自杰里·本特利、赫伯特齐格勒《新全球史》


(1)根据材料一,简要说明古希腊思想发展的独特环境。指出古希腊哲学家关注的核心是什么。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思想的特点。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启蒙思想的内容,分析其产生的原因。
4 . 原本德意志地区没有统一的德语,自从马丁•路德以其家乡的中东部德语,融合了部分北德和南德的方言,把希腊语圣经翻译成德语圣经,统一的书面德语才初步形成。材料表明(  )
A.路德为宗教改革提供了理论依据
B.宗教改革就是确定“教随国定”原则
C.德国要实现统一必须先统一圣经
D.路德的行动有利于德国民族意识发展
2020-02-10更新 | 550次组卷 | 17卷引用:广东省广东实验中学等五校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联考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1763年,一位西班牙记者写道:“通过许多己流行而有害的书本,诸如伏尔泰、卢梭和爱尔维修所著书籍之影响,在这个国家中已感受到很多人对信仰的冷漠。”1768年,一位法国修道士在游历西班牙后说:“西班牙已普遍产生宗教漠视,甚至于不信宗教。”对上述材料理解准确的是
A.宗教改革开始扩展到整个西欧
B.进化论传播动摇宗教神学权威
C.理性原则得到一些知识分子认同
D.民众觉醒推动资产阶级革命频发
6 . 史学界普遍认为启蒙运动是文艺复兴的继续和发展。能佐证其“发展”的是
A.反对教权主义和愚昧主义
B.提倡思想自由
C.矛头直指封建专制制度
D.宣扬个性解放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7 . 在宗教改革时期,英国宗教改革家威克里夫把《圣经》译成英语,并主张《圣经》是信仰唯一的根据。同样,马丁·路德也于1534年译出德文本的《圣经》。这些做法在当时
A.削弱了基督教在欧洲的影响
B.彻底摧毁了罗马教皇的政治权威
C.推动了欧洲民主制度的建立
D.有助于欧洲近代民族国家的形成
2019-01-24更新 | 613次组卷 | 31卷引用:广东省江门市第二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8 . 海涅把马丁·路德称为“一个由天意选中出来粉碎罗马霸权的贫苦修道士”,其主要理由应是马丁·路德宗教改革
A.消除了西方社会的宗教信仰
B.推翻了教皇的精神统治
C.使人获得灵魂得救的自主权
D.全面更新了基督教教义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9 . 马丁·路德说:“世俗的世界,由宝剑统治,能够被眼睛看到;精神的世界,由恩典统治,并宽恕罪。”下列说法不符合马丁·路德原意的是
A.上帝建立了两个世界:精神的和世俗的
B.世俗的世界与上帝无关,归世俗统治者统治
C.精神的世界归上帝统治
D.上帝用恩典统治,世俗统治者用强权统治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