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16 道试题
1 . 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思潮强调人的价值,追求个性解放,反对神学迷信,主要是因为
A.新航路的开辟打破了“天圆地方”说
B.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发展突出了人的作用
C.宗教改革运动动摇了天主教会的地位
D.哥白尼“太阳中心说”创立
2016-11-27更新 | 320次组卷 | 63卷引用:2012-2013学年江苏省如皋中学高二上学期10月阶段练习历史试卷

2 .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历史(学)家无从否定理学家增强了以后中国儒生的正直观念和坚决的态度……他们仍无法脱离一种被安排的环境,即一种大而无当的官僚组织治理一个大而无当的农民集团。在这前提之下,他们的主静与主敬,和西方文艺复兴时的人物观感不同,后者自由思想之展开,与当日趋向商业化的运动同时.…与之相较,宋朝的哲学家和他们无数的僚友全穿着中国官员之袍服,他们是官僚的教师

——黄仁宇《中国大历史》

材料二在当时文人看来,“这种文学形式”是“小道”,不是载道的工具、治国平天下的手段。但是,在诗歌走上“雅正”道路而较少表现纯粹的个人生活情感特别是男女恋情的情况下,它正是以其娱乐艺术的性质.不够堂皇正大却也较少拘谨的地位,而弥补了诗的不足,获得意外的兴旺……苏轼……作为士大夫集团的成员,比任何人都更敏感更深刻体会到强大的统治思想对个人的压制,而走向对一切既定价值准则的怀疑、厌倦与舍弃,努力从精神上寻找一条彻底解脱出世的途径

——骆玉明《中国文学史》

材料三宋朝是一个科技进步的时代……但宋朝的经济不能用以改革社会.是导致发明不能作有系统增进的一大主因。从西方的经验看来,必须商业的影响力远超过农业生产的影响时,上述的突破才能发现。中国在现代历史初期,谈不上符合所需要的准备程度。宋朝的商业平铺在亿万农民头上,就为效至微了。……这种种条件都无助于开展各种发明以推广其成果之用心设计

——黄仁宇《中国大历史》

材料四宋朝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生产力最高和最发达的国家”,但是“由于种种不利固素的影响,使这一发展势头未能继续下去

——马克垚“世界文明史》

请回答:

(1)材料一认为理学和文艺复兴的不同之处是什么?原因何在?

(2)据材料二概括宋代主流文学表达形式的特点,并分析该文学形式“兴旺”的主要原因。

(3)材料三的作者为什么认为宋代难以“开展各种发明推广其成果”?

(4)据上述材料与所学知识,归纳导致宋朝“发展势头未能继续下去”的不利因素

3 .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我的命运就是生活在变动的乱世风暴之中,而你(指他的诗)也许会如同我们希望的那样,在我身后活得长久,将会遇上一个更美好的时代。遗忘的沉睡不会永远延续,当黑暗被驱散时,我们的后人会再次在先世纯粹的光芒照引下向前迈进。
——彼特拉克《阿非利加》
材料二 当人民被迫服从而服从时,他们做得对;但是,一旦人民可以打破自己身上的桎梏而打破它时,他们就做得更对。因为人民正是根据别人剥夺他们的自由时所根据的那种同样的权利,来恢复自己的自由的,所以人民就有理由重新获得自由;否则别人当初夺去他们的自由就是毫无理由的了。
——卢梭《社会契约论》
材料三 中国近代军事学家、政论家蒋百里著《欧洲文艺复兴史》后,梁启超评价说:“然则此书者,吾不敢径指为百里所得之曙光,然吾有以窥其求曙光所由之路也。……吾证其为极有价值之作,盖述而有创作之精神者也。”金宝山也评论道:蒋百里撰写的《欧洲文艺复兴史》是我国人士所撰有关文艺复兴的第一本著作。蒋百里在文中提出的‘人之发现,世界之发现’两点,正是‘民主、科学’的生动注脚,符合时代精神。”
请回答:
(1) 材料一作者认为的黑暗是指什么?指出“先世纯粹的光芒”的含义,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精神追求?
(2) 卢梭被称为是一个发展了人文主义的启蒙思想家,据材料二分析得出这一结论的依据。
(3) 材料三中的评论者认为文艺复兴对中国近代社会的发展起到了怎样的作用?他们又是怎样认识文艺复兴的精神实质的?
4 . 阅读下列材料:
近代以来,法兰西民族创造出独具魅力、光彩照人的文化,深刻影响了欧洲乃至世界文明的发展。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就思想文化领域而言,18世纪的欧洲堪称法国之欧洲。当时的欧洲人……为法国启蒙思想家那些顺应时代潮流的新思想所折服。一时间,一股前所未有的“法语热”风靡除了英国之外的几乎整个欧洲。
——吕一民《法国通史》
(1)法国启蒙思想家的“新思想”有哪些?分析这些思想当时在欧洲广受欢迎的主要原因。
材料二   1850年,雨果在追悼某一位文学家时说:“他的所有作品仅仅形成了一部书……我们在这里看见,我们的整个现代文明的走向,带着我们说不清楚的、同现实打成一片的惊惶与恐怖。一部了不起的书,他题作‘喜剧’,其实就是题作‘历史’也没有什么。”
(2)雨果所追悼的文学家是谁?属于哪种文学流派?结合历史背景分析该文学家的作品中,令人感到“惊惶与恐怖”的社会现实是什么?
材料三   20世纪40、50年代,萨特的存在主义哲学在法国文化界流行。萨特存在主义哲学给世人描绘了一幅阴暗的世界画面:人生是荒诞的,现实是令人恶心的,人们在生活中充满恐惧感、迷惘感和孤独感。所以存在主义特别强调个体自由创造性、主观能动性,把人的意义、人的价值归结为人的自由选择与创造。
——吕一民《法国通史》
(3)萨特存在主义哲学出现的背景与20世纪哪些重大事件相关?有人认为,20世纪中期,西方资本主义制度正在走向崩溃,这一观点是否符合史实?请说明理由。
材料四   20世纪90年代以来,法国凭借其文化软实力大力推行文化外交。法国前总统希拉克说:“应对文化全球化,就是要提倡文化多样性。”
(4)20世纪90年代文化全球化加速,请分析其时代背景,并谈谈你对文化多样性的认识。
2015-07-02更新 | 310次组卷 | 1卷引用:2014-2015学年江苏沭阳县高二下期中调研历史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随着世俗社会的兴起及城市的发展,西方人终于从迷梦中觉醒,失踪的古典文化终于战胜经院哲学与《圣经》,雅典终于战胜耶路撒冷。从此,西方人不仅开始反思以往落后的神学世界,同时勇敢地开始探索新世界。”对材料中探索的新世界理解不正确的是(       
A.探索未知的新航路B.探索人的情感与价值
C.探索自然的奥秘D.探索否定《圣经》的新教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4) |
6 . 公元前5世纪中叶以后,“人”逐渐成为古希腊哲学家研究的中心,其主要原因是
A.失去了研究、探讨自然的兴趣
B.民主政治的发展使公民在政治生活中的地位逐渐提高
C.他们认为人与自然关系密切,研究人是为了更好地研究自然界
D.城邦的发展,人的作用和价值得到体现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