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93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4) |
名校
1 . 苏格拉底是保守派的代表,当时不存在明确的生活准则使他深为忧虑。……(他)发起一套辩证科学……用这种方法可以发现有关绝对真理、绝对善或者绝对美的观念,而这些观念与成为个人放纵不羁、公共道德败坏之借口的相对主义大不相同,因为它会为人生提供永久性的指导。苏格拉底深为忧虑的原因是
A.人是万物尺度的观念导致价值标准混乱
B.希腊的政治腐败阻碍哲学的进步
C.人们不重视辩证法导致道德标准失控
D.希腊人不理解人生追求是真善美
2016-11-27更新 | 194次组卷 | 22卷引用:湖南省桃江县第一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入学考试历史试题
2 . 古希腊一则寓言:“有一个栖息于山林的隐士同一头熊成为极要好的朋友。有一天,隐士在林间睡着了,他的朋友熊坐在一旁守护着他,挥舞着巨大的熊掌为他驱赶蚊蝇。有一只苍蝇不停地在隐士头上叮落,任凭熊怎样驱赶也不离去。熊被激怒了,当这只苍蝇再次落在隐士的头上时,熊举起了石头,狠狠地向苍蝇砸了下去……,”这则故事的寓意是
A.过分强调人的主观感受,导致了极端个人主义
B.世间上根本没有客观的评判标准和永恒的真理
C.提倡怀疑精神,强调人的价值和人的决定作用
D.道德必须以知识为基础,无知是导致罪恶之因
3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960年7月,在华盛顿大学的中美学术合作会议上,他(胡适)以“中国传统与未来”(Chinese Tradition and the Future) 为题所作的公开演说中,最后一次试图将文艺复兴的概念.系统地应用到中国史上。他对五四之前的中国历史,总计区分出三次文艺复兴.第一次是第8与第9世纪中国文学的文艺复兴,那时白话开始出现在禅僧的诗与语录中.第二次文艺复兴出现在哲学.这里,他主要是指第11与第12世纪新儒学的崛起.第三次文艺复兴是第17与第18世纪的“学术复兴”,那时人文学者开始使用“科学方法”大规模研究古籍与史籍。

—余英时《现代危机与思想人物》


材料二:(文艺复兴》(Renaissance)是1918年一群北京大学学生,为他们新发行的月刊型杂志所取的名称。他们是在我国旧有传统文化中,受过良好熏陶的成熟学生:他们在当时几位教授所领导的新运动里,立即察觉到它与欧洲文艺复兴有显著的类似性. 下面几个特征特别使他们回想到欧洲的文艺复兴:首先,它是一种有意识的运动,发起以人民日用语书写的新文学,取代旧式的古典文学。其次,它是有意识地反对传统文化中的许多理念与制度的运动,也是有意识地将男女个人,从传统势力的束缚中解放出来的运动。它是理性对抗传统,自由对抗权威,以及颂扬生命和人的价值以对抗压迫的一种运动。最后.说来也奇怪,倡导这一运动的人了解他们的文化遗产,但试图用现代史学批评和研究的新方法来重整这一遗产.在这个意义上说,它也是一个人文主义运动。

一胡适《中国文艺复兴》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胡适所指的中国古代第二次“文艺复兴”运动“新儒学”指的是什么?列举其主要代表人物并说明“新儒学”出现的原因
(2)材料二中的“新运动指的是什么比较该运动与欧洲文艺复兴运动的相似之处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相似性出现的原因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