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0 道试题
1 . 曾因政治斗争被驱逐出佛罗伦萨的但丁,拒绝为返回而缴纳罚金、认罪。他说:“难道我在别处就不能享受日月星辰的光明吗?难道我不在佛罗伦萨和人们面前屈身辱节,我便不能思索宝贵的真理吗?”这体现出
A.世俗权力走向衰落B.人文主义思想兴起
C.民主思想广泛传播D.理性主义深入人心
2 . 历史学家评价某一事件时指出:它“直接推动了近代自然科学革命与艺术革命,促使人们更多地关注人的自身,揭开了近代欧洲历史的序幕,是欧洲中古时代和近代社会的分界线。”这一事件是
A.新航路开辟B.文艺复兴运动C.宗教改革运动D.启蒙运动
3 . “它在重新审视、发掘和弘扬古典文学艺术的同时,还以批判、求实的精神,勇敢地向古代权威和基督教神学挑战。”材料中“它”
A.肯定人的价值和尊严B.主张改革宗教教义和仪式
C.描绘了资本主义蓝图D.摆脱了专制王权的束缚
4 . 启蒙运动时期,孟德斯鸠将中华帝国引作专制政体的反面教材,说“中国的专制主……用自己的锁链武装了自己,从而变得更加凶暴”;而伏尔泰则认为中国是推行“开明君主制”的成功典范。产生这两种不同观点的主要原因是两人
①政治主张的差异②个人性格的差异③掌握材料的差异④阶级立场的差异
A.①③B.②④C.②③D.①④
5 . 启蒙运动时期,“中国热”一度在欧洲流行。不少思想家在其著述中论及中国历史文化,伏尔泰还根据中国历史故事,编写了剧本《中国孤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此时中国还处于康乾盛世
B.启蒙思想家对中国有着全面认识
C.伏尔泰崇尚封建君主专制
D.伏尔泰深刻反思资本主义的弊端
2021-06-27更新 | 107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杭嘉湖金四市教研联盟2021年6月高一学考模拟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当人民被迫服从而服从时,他们做得对;但是一旦人民可以打破自己身上的桎梏而打破它时,他们就做得更对”。这段话集中表达了卢梭的什么思想?
A.天赋人权B.平等自由C.主权在民D.科学理性
8 . 16世纪的德意志社会,流行着诸如“神父的口袋最深”“离罗马越近,基督徒越坏”之类的谚语。这些谚语
A.改变了人们对上帝的信仰B.引发了席卷欧洲的文艺复兴运动
C.深受法国启蒙思想的影响D.反映了人们对于天主教会的不满
9 . 孟德斯鸠不但抨击暴君政体,而且还专门研究了防止或避免出现暴君政体的具体办法。按照他的看法,只有划分国家的权力,才能保障人民的自由,才能避免暴政的出现。据此可知,孟德斯鸠的“具体办法”是
A.以人为本B.天赋人权C.三权分立D.社会契约
10 . 军官说:“不许争辩,只许操练”;税吏说:“不许争辩,只许纳税”;神甫说:“不许争辩,只许信仰”。“到处都有对自由的限制,必须永远有公开运用自己理性的自由,并且唯有它才能带来人类的启蒙”,做出这一论断的思想家是
A.伏尔泰B.孟德斯鸠C.卢梭D.康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