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03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古希腊的哲学家亚里士多德认为童年是一个过程的起点,一切处于自然状态。公元1世纪的古罗马的教育家昆体良把人的孩提时代比作为“新的器皿”和“纯白的羊毛”,它易受到外界的影响。这些观点(     
A.目的在于推动家庭教育发展B.强调环境对人成长的决定作用
C.表达了对儿童纯洁性的重视D.与孟子对人类本性的看法一致
2 . 意大利诗人但丁指出,政府权力是为引导人类达到一定目标而创立的,所以人类理应先于政府产生;但据《圣经》可知,上帝在第四天创造两个光体,第六天创造了人,若这个光体代表两个政府,那么在人类还根本不存在的时候,上帝创造政府作何用呢?但丁的这一言论(       
A.宣扬了教廷权力高于王权B.批判了欧洲基督教会的创世学
C.推动了近代自然科学发展D.反映了新兴资产阶级的利益诉求.
2022-07-18更新 | 48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商洛市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15世纪,阿尔伯蒂所著《齐家书》在意大利风行。书中描绘了一个拥有毛纺作坊的大家庭,他们的住房不仅坚固,而且美观,食物不仅味美,而且营养,教育被看作是家庭中最重要的事情。这折射出当时(     
A.人们追求现世的幸福B.专制王权受到挑战
C.资本主义萌芽已出现D.拜金主义观念流行
4 . 加尔文认为,究竟谁是选民谁是弃民,那是神确定的,不是其他神职人员确定的,而神一般是不会偏袒于哪一种人的,即使神一定要偏袒于哪一种人,那一定是偏袒现实生活中的弱者。这一思想主张(     
A.冲击了罗马教会的统治地位B.丰富了基督教会的基本教义
C.背离了“因信称义”的原则D.扩大了天主教会的社会基础
2022-07-17更新 | 62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宣城市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马丁·路德“质疑教皇是否有赦免信徒的权利,同时他心中也产生了疑问,就算教皇有权赦免罪行,那么他为什么不免费的加以赦免,而是要收取报酬呢?”这反映出其基本思想是(     
A.反对禁欲主义B.倡导民族主义C.主张信仰得救D.建立廉俭教会
6 . 在达·芬奇的笔下,蒙娜丽莎“既像一位20多岁的青年,又像一位40多岁但保养很好的少妇;蒙娜丽莎的笑容……令人无法估计她究竟是在高兴还是忧郁;同样,蒙娜丽莎的身份也难以判断,既像是一位贵族夫人,又可能仅是一位平民的妻子。”这体现的时代精神是(     
A.神秘主义B.人文主义C.自由主义D.理性主义
7 . 在伏尔泰的历史剧本《中国孤儿》中,男主人公的妻子伊达美说:“有什么贵和贱,又有什么主和臣,都不过一点虚荣定了一时的名分;天生来大家平等……要谋自己的善后,才是我们的职责。”伏尔泰在此表达了(     
A.对虚荣观念的批判B.对戏剧革新的探索
C.对君主制度的抨击D.对社会变革的追求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针对春秋时期诸侯争霸带来的社会问题,孔子提出“仁者爱人”,要求统治者要体察民情,“为政以德”;针对春秋末期“礼崩乐坏”的社会状况,孔子提出“克己复礼”,要求统治者恢复西周的等级秩序;在哲学思想方面,孔子主张“敬鬼神而远之”,把探讨和解决人世间的实际问题放在优先位置;在教育方面,孔子主张“有教无类”“因材施教”“学思结合”,要独立思考,敢于坚持正确意见,“当仁不让于师”。

——摘编自刘孟骧《中园儒学史话》

材料二   对于智者学派提出的“人是万物的尺度”的命题,苏格拉底则大胆地提出了“有思想力的人是万物的尺度”进行修正;对于智者学派忽视道德、追求功利所造成的社会混乱,苏格拉底提出“美德即知识”“认识你自己”“教育可以使人认识自己已有的美德”等观,希望重建人们的道德价值观,以挽救日趋衰颓的城邦制度。

——整理自《苏格拉底的最后日子——柏拉图对话集》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孔子与苏格拉底思想主张的相似之处。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孔子与苏格拉底的思想对后世东西方的主流思想分别产生的深远影响。
2022-07-14更新 | 104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安阳市滑县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9 . “他们相信理性是引导人们去发现和确立真理的独创性理智力量,它能使人穿透一切迷雾,认识一切未知领域,并使人类过去的一切秘密都将不再隐没于黑暗之中。”材料中的“他们”(     
A.把现世生活的享受作为主要诉求
B.使人们获得了灵魂得救的自主权
C.勾画了资产阶级民主政治的蓝图
D.使哲学真正成为研究“人”的学问
2022-07-14更新 | 56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安阳市滑县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10 . 有学者指出:公元前5世纪中期左右人类出现了精神的第一次觉醒,这成为西方人文精神的滥觞,为人类以后的发展打下了牢固的基础。这一历史事件(     
A.反映了奴隶与奴隶主斗争的激烈
B.得到了苏格拉底的大力支持
C.发端于古雅典的奴隶主民主政治
D.强调道德对人行为的约束力
2022-07-14更新 | 97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安阳市滑县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首页5 6 7 8 9 10 11 12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