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4 道试题
1 . 有学者说,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同流而异趋”,两者在知识范围内为“兄弟”,在道德范围内为“仇雠(chòu)”。下列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态度上看两者都挑战罗马教廷权威
B.在目标上两者都主张削弱封建王权
C.异趋指两者对古代文化的态度不同
D.同流指两者都试图摆脱宗教的束缚
2019-10-05更新 | 530次组卷 | 21卷引用:广西陆川县中学2018年春季期高二开学基础知识竞赛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15世纪,意大利的宗教纪念活动中,教士的游行队伍与俗人一样色彩绚丽,豪华的法衣和铮亮的银圣器与俗人的队伍争奇斗艳,明显地表现出对世俗生活的认同感,这一现象说明
A.新教在意大利取得主导地位
B.教士生活观念受到文艺复兴影响
C.罗马天主教会生活奢侈腐化
D.宗教生活已被世俗生活完全取代
3 . 下表为世界科学中心转移过程,其中从英国向法国转移的主要原因是
世界科学中心依据
汤浅光朝(日):平凡社年表赵红州:自然科学大事年表
意大利1540〜1610 年1540〜1620 年
英国1660〜1730 年1660〜1750 年
法国1770〜1830 年1760〜1840 年
德国1810〜1920 年1840〜1910 年
美国1920年至今1910年至今

A.法兰西共和政体的确立B.启蒙运动推动思想解放
C.法国经济发展超越英国D.英国科技投入不断下降
4 . 马丁•路德认为一个人得救要靠信仰,而不是外在的东西,这就是“因信称义”。从本质上看“因信称义”
A.揭露了赎罪券对民众的欺骗B.否定了罗马教廷神圣权威
C.促使不同于天主教的新教派产生D.赋予了德国民众自由精神
2020-04-18更新 | 344次组卷 | 32卷引用:【校级联考】湖南省衡阳市第八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第一学期联赛历史试题
5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儒家者流,盖出于司徒之官,助人君顺阴阳明教化者也。游文于六经之中,留意于仁义之际,祖述尧、舜,宪章文、武,宗师仲尼,以重其言,于道最为高。

——《汉书·艺文志》

材料二   168827日,法王路易十四特派五名耶稣会教士到达北京,中法文化交流开始进入一个长达30年的黄金阶段。耶稣会描绘的关于中国光辉灿烂的图景在法国乃至欧洲都成为轰动一时的事物,十八世纪是一个“中国世纪”。伏尔泰就是一个“全盘华化论者”,竟将耶稣画像改易为孔子像,晨夕礼拜。伏尔泰反对基督教,主张“没有迷信、没有荒诞传说、没有亵渎理性和自然的教条”。

材料三   至于三纲五常,为中国之大教,足下谓西夷无之矣,然考之则不然。东西律例,以法为宗。今按法国律例,民律第三百七十一条云:“凡一切子女,无论其人何等年岁,须于其父母有恭敬孝顺之心……”第二百一十三条云:“凡为妇者,应为其夫者所管属。”

——康有为《与朱一新论学书》

材料四   窃以无论何种学派,均不能定为一尊,以阻碍思想文化之自由发展。况儒术孔道,非无优点,而缺点正多。尤与近世文明社会绝不相容者,其一贯伦理政治之纲常阶级说也。此不攻破,吾国之政治、法律、社会道德,俱无由出黑暗而入光明。

——陈独秀在191711日写的《答吴又陵(孔教)》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概括儒学的要义。
(2)结合所学,探究对材料二中伏尔泰主张“全盘华化”的原因分析应考虑哪些方面
(3)根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分析维新派对于儒家思想的态度。
(4)对材料四中陈独秀的观点,你持何看法?说明理由。
6 . 16世纪初,米开朗琪罗两次为教皇设计陵墓。陵墓工程巨大,雕像颇多。艺术家把多年的抑郁、愤懑和屈辱,全部寄托在这座陵墓的各个雕像上面。下图是其中最有代表性的陵前雕塑之一—《被缚的奴隶》。这反映了
A.宗教压迫激发个性解放诉求B.宗教改革导致精神生活困扰
C.教会资助推动人文主义发展D.奴隶贸易所带来的心理冲击
7 . 从中古时期到1400年间,中欧和西欧的所有文学都是用拉丁语来写作的,但到15世纪时,地方文学和民族语言兴起,如英语、法语、日耳曼语已经形成,同时民族文学也渐渐兴起。这些现象的出现
A.动摇了基督教会的统治地位B.为民族国家的兴起创造了条件
C.成为拉丁语衰败的根本因素D.直接推动了城市自治运动兴起
8 . 马丁·路德这样描述他在奥古斯丁修道院塔楼的“福音体验”:“我夜以继日地思索上帝公义的问题,直到我看出它与‘义人必因信得生’的关系。不久我便明白‘上帝的公义’真正指的是上帝以恩典和怜悯使我们因信称义。”马丁·路德“福音体验”的重大意义在于
A.动摇了上帝在人们心中的地位B.是人类自我意识的第一次觉醒
C.使人们获得精神自由和灵魂得救的自主权D.使宗教神权和专制王权遭到沉重打击
2020-09-17更新 | 301次组卷 | 71卷引用:福建省莆田市仙游华侨中学2017—2018学年上学期高二历史竞赛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当人民被迫服从而服从时,他们做得对;但是,一旦人民可以打破自己身上的桎梏而打破它时,他们就做得更对。因为人民正是根据别人剥夺他们的自由时所根据的那种同样的权利,来恢复自己的自由的,所以人民是有理由重新获得自由的。”上述材料主要体现了卢梭的思想主张是
A.公共意志论B.天赋人权说C.人民主权说D.三权分立说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在欧洲启蒙运动中,正当法国进步思想家们从旧的神人关系向新的人人关系过渡,而急切寻求新的思想、新的视野的时候,中国文化恰恰被传教士们介绍过来,以儒学为核心的中国文化开始了对法国的传播,为启蒙思想家们在政治上反对专制和特权,在思想上反对宗教神学,提供了重要的思想资料和极其有力的思想武器。法国资产阶级大革命中通过的《人权和公民权宣言》中便引用过孔子的格言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摘编自吴星杰《中法文化交流与儒学在法国的传播》

 材料二   19世纪后半叶由李鸿章、曾国藩等倡导的学习西方的改革,打破了儒学在知识和精神领域一统的局面。而20世纪初清政府兴新学、废科举,逼使孔子和儒学在知识领域退居次要地位。而辛亥革命皇权政治的瓦解,使孔子儒学失去政治上强有力的保护。这以后,即使没有新文化运动,孔子和儒学在精神领域的沦落也只是时间问题了。而其基本原因,就是儒学中没有产生有效的抵御列强侵略和强国的有效办法。

——迟云飞《近代中国孔子和儒学地位衰落的进程及其必然性》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儒学西传的原因及其对近代欧洲的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儒家思想在近代中国社会影响衰落的原因。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