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42 道试题
1 . 启蒙运动

材料一 这种氛围不可避免地产生了十八世纪占支配地位的观念:科学方法是研究社会活动和自然现象的唯一可行的方法。由于具有自然属性的世界正在被人认识,因此启蒙思想家认为具有社会属性的世界很快也可以用科学的方法去认识,这已成为一种共识。

                          ——[美]罗伯特·E·勒纳《西方文明史》

材料二 正像卢梭说的,他是“凭假设和条件的推理"来构成他的学说的。其实,所有启蒙思想家无不如此。但在争取人的权利和尊严的问题上,对广大人民来说,首先是在争取生存的问题上,这种学说和原则却具有一种完全新颖的、扣人心弦的含义,起到了使人们为之奋斗的作用。1 8世纪还不可能出现经济和社会关系的动态的观点。对社会、政治问题的思考,还只能停留在社会关系的静态的幻象上面。

——王养冲《1 8世纪法国的启蒙运动》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分析启蒙运动的起因。结合所学知识,归纳从文艺复兴到启蒙运动时期“理性"思想的变化。
(2)据材料二,指出“静态的幻象”的启蒙学说有哪些局限性?
(3)指出材料二关于启蒙运动作用的看法。结合所学知识,试从政治、思想两方面加以说明。从研究性学习中史料与结论的关系看,研究历史最重要的原则是什么?
2019-12-11更新 | 34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金山区金山中学2015年高三上学期期中考历史试题
2 . 对于下图的解读,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①可以作为研究西欧宗教改革的一手史料
②可以作为研究当时社会风貌的旁证材料
③可以作为研究该画作者对当时宗教看法的原始史料
④可以作为研究当时二元政治的直接史料
A.①②③④B.②③④
C.①②③D.②③
3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分类人物介绍
政治学【意】马基雅维利
(1469-1527年)
近代世界之开始,是以强大君主的出现为缘起的。他认为统治者为君权可以不择手段,不顾道德标准。
天文学【意】伽利略(1564-1642年)中世纪流行托勒密的地心说。伽利略通过制作天文望远镜和实际观察进一步证明了哥白尼的日心说。
医学【比利时】萨维里(1514-1564年)发表《人体结构》,关于人体各部位的绘图和今天的人体解剖学知识非常接近。
思想【尼德兰】伊斯拉谟(1466-1536年)他在《愚人颂》中说,教会教士自以为是上帝意旨的代言人,其实都是傻瓜。
文学【英】托马斯·莫尔
(1478-1535年)
他在《乌托邦》中描述了一个财产公有为基础的理想国,幸福美满,光明公正。人们追求它,却永远也得不到。对后来的社会主义学说有重大影响。
文学【法】拉伯雷(1483-1553年)他在《巨人传》中歌颂人的力量和人的意志。
绘画【德】丢勒(1471-1528年)与南方意大利的画作相较,他的画突出思考,传递出提倡思索、理性、追问的信息。
宗教【德】马丁·路德(1483-1546年)他表达了三条最基本的原则:人因为信仰而得救,这叫“因信称义”;《圣经》是第一位的,上帝的旨意体现在《圣经》中;一切基督徒都是教会的人,没有俗人和教士之分。

——以上据钱乘旦《西方那一块土——钱乘旦讲西方文化通论》


运用上述史料展开研究,拟定论题并结合世界近代史的知识加以阐述。(要求:信息明确,逻辑合理,阐述清晰,史论结合)
4 . 跨越时空的启蒙思想

社会契约理论,是西方政治思想史中用契约关系解释社会和国家起源的政治哲学理论。


问题:
(1)17﹣18世纪启蒙思想家宣扬社会契约论的目的是什么?简述霍布斯、洛克、卢梭社会契约理论的主要观点。
(2)以下是历史老师为同学们提供的关于“法国启蒙运动”主题研究的部分参考资料。可以作为本主题研究的原始史料是  (填写编号),选取下列参考资料的原因分别是什么?
编号             
A《社会契约论》卢梭著,何兆武译商务印书馆出版
B《中国近代思想史论》李泽厚人民出版社出版
C《文艺复兴史纲》陈小川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
D《独立宣言》杰斐逊等原件拓印版
E《法国革命史》马迪厄商务印书馆出版

2019-10-24更新 | 34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崇明县2017年高考历史一模试卷
5 . 莎士比亚在《哈姆雷特》中写道:“这是一个礼崩乐坏的时代,倒霉的我,却要负起重整乾坤的责任。”下列对“礼崩乐坏的时代”的解读最为准确的是
A.文艺复兴肯定人的价值和欲望,出现道德滑坡
B.文艺复兴推翻基督教神权统治,尚未建立新文化体系
C.资产阶级革命试图推翻封建专制制度,引发混乱
D.浪漫主义使个人主义膨胀,造成混乱和无序
6 . 人文精神是世界思想文化领域的瑰宝,是文明人、文明社会的重要指标。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普罗塔戈拉的一个著名观点是:“人是万物的尺度,是存在的事物存在的尺度,也是不存在的事物不存在的尺度。” 

智者学派关注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社会组织、伦理规范等,热衷于探讨政治和法律问题。

角色——教师,任务——培养公私兼顾、能言善辩的好公民,目的——参与雅典的民主政治。

——以上材料出自岳麓版、人教版和人民版教科书内容

材料二 苏格拉底以自知无知为自豪,提出:美德即知识;我平生只知道一件事,我为什么是那么无知,知道得越多,才知道得越少。


(1)依据材料一概括归纳智者学派对人的价值问题所关注的侧重点。
(2)概括指出材料二中体现的苏格拉底的哲学思想。
(3)智者学派和苏格拉底关于人的价值观点产生的社会根源是什么?
2022-08-03更新 | 35次组卷 | 1卷引用:黑龙江省伊春市第二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文)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有学者指出:“希腊民族是最早探索人类、人的思想和灵魂的民族,他们不但追根溯源,寻求宇宙万物的源头与规律……而且探究社会的正义与公理,诘问人生的目的与价值。”该学者认为古希腊文化
A.缺乏人文主义B.个人主义泛滥
C.忽视现实幸福D.重视理性精神
8 . 孟德斯鸠在《论法的精神》中列举了政府的主要类型,他反对君主的暴政,对共和制虽有偏好但承认其已成为过眼云烟。君主制被认为是现代世界可行的一种形式,其使各个阶层明确社会地位,而且赋予每个社会成员一种与其社会地位相符的“荣誉意识”。这表明孟德斯鸠
A.挑战人文主义的价值追求B.对传统体制进行批判继承
C.代表封建贵族阶层的利益D.反对契约国家的社会构想
9 . 近现代科学的某些成果,它们的价值并没有都直接体现为现实生产力,而基本体现在认知层面,体现在对真理的追求,对世界的合理性解释。科学的认知价值,曾经而且依然体现在对人类思想解放的推动。在17世纪,科学对“人类思想解放的推动”主要表现为
A.突破经典,提出相对论B.促进启蒙运动的发生
C.推动人文主义的产生D.否定权威,证明地圆说
10 . 材料一 这种氛围不可避免地产生了十八世纪占支配地位的观念:科学方法是研究社会活动和自然现象的唯一可行的方法。由于具有自然属性的世界正在被人认识,因此启蒙思想家认为具有社会属性的世界很快也可以用科学的方法去认识,这已成为一种共识。
——[美]罗伯特·E·勒纳《西方文明史》
材料二 正像卢梭说的,他是“凭假设和条件的推理”来构成他的学说的。其实,所有启蒙思想家无不如此。但在争取人的权利和尊严的问题上,对广大人民来说,首先是在争取生存的问题上,这种学说和原则却具有一种完全新颖的、扣人心弦的含义,起到了使人们为之奋斗的作用。18世纪还不可能出现经济和社会关系的动态的观点。对社会、政治问题的思考,还只能停留在社会关系的静态的幻象上面。
——王养冲《18世纪法国的启蒙运动》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分析启蒙运动的起因。结合所学知识,归纳从文艺复兴到启蒙运动时期“理性”思想的变化。
(2)据材料二,指出“静态的幻象”的启蒙学说有哪些局限性?说明19世纪初西方文学对启蒙思想家“理性王国”的反应。
(3)指出材料二关于启蒙运动作用的看法。结合所学知识,试从政治、思想两方面加以说明。从研究性学习中史料与结论的关系看,研究历史最重要的原则是什么?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