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2 道试题
1 . 14世纪以后,无论是佛罗伦萨、威尼斯,还是米兰、罗马,城市中教堂及其他宗教性建筑退居次要地位,大型的世俗建筑成批出现,如大型城市广场、图书馆、博物馆等。近代西欧城市建设的变化从本质上(     
A.促进了人文精神的萌发B.反映了宗教改革的要求
C.推动了民主政治的构建D.体现了商品经济的发展
2021-01-08更新 | 1237次组卷 | 32卷引用:天津市蓟州一中、芦台一中、英华国际学校三校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联考历史试题
2 . 大学的校训不仅代表着一个大学的风格,也呈现出它的办学理念。哈弗大学的校训是:“与柏拉图为友,与亚里士多德为友,更与真理为友。”关于它的认识正确的是
A.重视古希腊哲学家人文理性的传统B.强调追求真理是普世最高原则
C.哈佛大学继承了古希腊的教育理念D.二者是哈佛大学的杰出代表人物
3 . 1734年,孟德斯鸠的《罗马盛衰原因论》出版,他在书中认为,共和国时期的罗马之所以强盛,是因为当时的罗马公民享有政治权利,人人都是国家的主人翁;而帝制时期的罗马之所以衰亡。其重要原因就是专制主义剥夺了人民的政治权利,扼杀了人民的自由。据此推断,孟德斯鸠创作此书的主旨是
A.反对封建君主专制制度B.主张实行共和政体
C.主张人民主权不可分割D.反对一切君主政体
4 . 《仲夏夜之梦》是莎士比亚喜剧作品的巅峰之作,以最富幻想色彩的浪漫情调在轻快的节奏中展现出人们对恋爱自由、婚姻自主的渴望,对美好生活的憧憬与向往。该作品所体现的时代精神是
A.享乐主义B.禁欲主义C.人文主义D.民生主义
2020-11-15更新 | 686次组卷 | 15卷引用:天津市第八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统练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苏格拉底主张“有思想力的人才是万物的尺度”、“认识你自己”;柏拉图在《理想国》中按智慧品德把公民分为卫国者、士兵和普通人民,各司其职;亚里士多德提出“吾爱吾师,吾尤爱真理”。从材料可知这三者的思想
A.一脉相承别无二致B.都崇尚中庸追求和谐
C.都追求民主崇尚自由D.都包含一定的理性精神
2020-04-26更新 | 586次组卷 | 23卷引用:天津市第八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统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意大利画家拉斐尔在16世纪初创作的《雅典学院》,以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举办雅典学院的逸事为题材,描绘了50多位不同领域的学者名人形象,画面中心的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走在一起,一个指天一个指地,似乎还在进行热烈讨论。对这幅画作所蕴含的历史意义最深刻的理解是
A.哲学家探讨的问题关乎人类命运
B.文艺复兴的影响已跨越时空界限
C.意大利是希腊文明的最大受益者
D.时代精神的光大离不开历史传承
7 . 英国在宗教改革中改用英语为正式语言,代替教会历来使用的拉丁文,1611年出版了钦定版英语《圣经》,在教会内使用。荷兰于1637年规定用荷兰语的“国定版”《圣经》,在荷兰共和国内推进语言标准化以及荷兰语的普遍应用。英、荷两国的做法
A.促进了新教观念的传播B.推动了民族主义的发展
C.增强了居民的宗教意识D.瓦解了天主教会的势力
2020-09-23更新 | 408次组卷 | 25卷引用:天津市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8 . 有些启蒙思想家推崇中国的自然哲学,试图将世俗伦理从神学与教权中解放出来;推崇中国的开明君主,试图将绝对主义王权从暴政中解放出来;推崇中国的自然经济,试图将国家经济从腐败与衰落中解放出来。这表明当时他们
A.积极表达资产阶级的利益诉求B.认为中西方文化一脉相承
C.深刻反思资本主义制度的弊端D.对中国文化有着理性认识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公元前8世纪,“荷马史诗”的神话体系中,绝对服从与接受“命运”是人唯一的选择。而公元前6世纪前后的古希腊悲剧,大都以主人公的自由意志和命运之间的激烈冲突为主线,从神到英雄再到凡人都不再—味的服从,而开始寻求反抗。这一变化反映出古代希腊
A.宗教信仰意识淡薄B.民主政治走向衰落
C.公民忽视道德建设D.人文精神得到发展
10 . 16世纪的思想家蒙田从教育要培养“完全的绅士”理念出发,强调要注重培养身心和谐发展的“完整的人”,即不仅体魄强健、知识渊博,而且具有良好的判断力和爱国、坚韧、勇敢、关心公益等优秀品质。蒙田的教育主张(     
A.体现了文艺复兴思想对人的认识B.推动了法国大革命的爆发
C.反映了启蒙运动建立“理性王国”的理念D.摆脱了宗教观念的长期束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