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5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到公元前6世纪,在中国和希腊都开始出现了哲学家。在此以前,中国已有《尚书》《诗经》,希腊已有《伊里亚特》《奥德赛》等等,它们都在不同的程度上为古代哲人们提供了思考的资料。在古代希腊,原有祭神求福的传统,但哲学家出现以后,他们开始思考世界“始基”是什么的问题、并且试图以某种物质作为“始基”来解释世界。在古代中国,也长期有祭神求福的传统,可是在西周时期就开始有了对天将信将疑的思想倾向。孔子开创的儒家学派重人事而不重天,这都反映了一种人在自然关系上的某种精神觉醒。在古代希腊,许多哲学家都讨论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问题,柏拉图的《理想国》、亚里士多德的《政治学》等书都是集中讨论这一问题的著作。在古代中国,也有孔子主张爱有等差的“仁”,墨子主张爱无区别的“兼爱”等等,不同的学派都为自己的主张作了论证,处于争鸣的状态中。古代希腊和中国的哲学家们当然不可能解决人与人的关系上的认识问题,他们能对此有所反省,提出问题,并试图提出自己的见解,这就是一种精神的觉醒了。

——摘编自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古代史·上卷》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古代中国和希腊哲学思想的共同点并分析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举例说明中国和希腊先哲精神觉醒的表现并简析其意义。
2 . 文艺复兴通过批判基督教的禁欲主义,肯定了人的欲望的正当性、合法性,刺激了人们的物质需求,提高了整个社会的消费水平从而有力地推动了生产的发展。生产的发展又推动了技术的发展,而生产和技术相结合,又大大提高了产品的质量和数量,这又需要开拓新的市场,从而使商业也发展起来了,而商业的发展又为技术发展提供了新动力。据此可知,文艺复兴(     
①追求现世社会的幸福生活②反对基督教会的精神统治③有利于科学技术的发展④促进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③④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公元前5世纪,希腊打败波斯后,集最优秀的建筑师和雕刻师,兴建了雅典卫城。其以神庙为中心集合大量公共活动场所,是古希腊最具代表的建筑群。古希腊柱式在卫城中广泛应用,柱式具有人体的隐喻,其形态比例来源于完美的人体。多立克柱式仿男体,古朴、庄重、雄厚;爱奥尼柱式仿女体,秀美华丽。卫城中的神庙、剧场、运动场等公共建筑满足了民众举行大型活动的需要,丰富了日常生活,体现了城邦政治的开放性与民主性。

——据高祥生《西方的古典建筑》等

材料二   佛罗伦萨大教堂建造完成被视为文艺复兴建筑的开端,其采用了天主教所不能容忍的穹顶。设计师布鲁内莱斯留学罗马又走访东方后设计了此穹顶,并发展了罗马的拱券技术、哥特的骨架结构、伊斯兰的叠涩,创新的脚手架施工技术等,集中展示了当时建筑的结构技术和施工方法。文艺复兴鼎盛时期,设计师们往往利用狭长的走道或者柱廊,或者是破坏均衡等方法来设计图纸,从而使建筑物有一种感动人心的效果。在建筑设计的过程中,设计者越来越从人的角度对建筑与环境、人与世界进行思考与定位。文艺复兴晚期,世俗建筑变得更多,建筑风格更加倾向于对称构图和华丽,喜好富丽装饰和雕刻。

——据黎汇敏《欧洲文艺复兴时期建筑风格特点的演变探索》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古典时代雅典卫城建筑群产生的背景。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文艺复兴时期与古代希腊建筑的共同特征,并分析文艺复兴时期建筑的史料价值。
(3)根据材料一、二,谈谈西方建筑对我国建筑发展的启示。
4 . 16世纪,路德提出“两个王国”理论,即“属灵”王国和“属世”王国,两者在相关的权柄领域内各司其职、互不统辖、互不干涉,共同管辖上帝创造的世界。这一理论(     
A.打破了宗教神学的束缚B.有利于西欧社会的转型
C.构建了理性王国的蓝图D.直接引发欧洲科学革命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霍布斯认为,保存生命是首要的善,人的本性就是自我保全;洛克把自我保全的要求细分为对人的生命权、自由权、财产权的保护;卢梭认为,只有通过契约形成公意,重新创造一个社会环境才能使人性逐渐臻于完美,使人重获自由。这三者的思想(     
A.都是法国启蒙思想的典型代表B.都体现了社会契约论思想
C.都是工业革命发展的理论成果D.都是人文主义思想的弘扬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佛罗伦萨的薄伽丘(1313~1375年)和布鲁尼(约1370~1444年)曾先后为意大利诗人但丁(1265~1321)著书立传。但丁在薄伽丘笔下是“老师”与“新人”,在布鲁尼笔下是“公民”与“爱国者”。这反映出文艺复兴时期(     
A.人文主义思想具有多样性B.体现人的价值成为社会共识
C.思想解放重心已转向政治D.不同社会阶层价值追求分化
7 . 普罗泰格拉认为一切道德和法律都只是相对有效,这种有效只与产生这些道德和法律的人类社会紧密联系,只有在特定的社会,它们才能获得人们的认可,所以没有绝对的法律和正义。这一言论(     
A.蕴含着朴素的人文主义思想B.揭示了法律和道德的内在关系
C.有利于公众道德意识的培养D.强调应该统一民众的道德标准
8 . 伏尔泰说:“我读孔子的书籍,并做笔记,我觉得他所说的只是极纯粹的道德,既不谈奇迹,也不涉及玄虚”。由此推测,伏尔泰认为孔子( )
A.思想和“理性”有相通之处
B.反对迷信和宗教狂热
C.强调通过道德感化治理国家
D.肯定人的价值和尊严
21-22高二下·湖南·期末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19世纪初,海地独立运动领导人杜桑·卢韦杜尔说:“我们已经取得了自由,我们黑奴世代受欺凌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现在,法国人企图从我们手中夺去我们的自由,我们宁可战死也决不能答应他们努力吧,自由属于我们!”材料可用于说明( )
A.海地资本主义发展迅速B.殖民地民主意识的觉醒
C.启蒙运动影响范围广泛D.世界殖民体系开始瓦解
10 . 《十日谈》中的许多故事直接借鉴或取材于《一千零一夜》,其“遵从和张扬人的天性以及与生俱来的欲念”等,与《一千零一夜》中的思想倾向和价值观念也几近相同。这可以说明阿拉伯文化(     
A.推动西欧思想的革新B.成为东西交流的桥梁
C.冲击封建王权的统治D.体现普世的价值观念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