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 . 启蒙运动时期的学者德波认为美洲恶劣的自然环境会导致进入美洲的动植物发生“退化”,如移植到美洲的甘蔗糖分明显不足;白人的后裔进入美洲后也会逐渐“缺乏获取知识的能力”。这一观点
A.是近代自然科学发展产物B.源于欧美大陆的相互隔绝
C.体现了反殖民主义的立场D.旨在突显欧洲文明的优越
2 . 卢梭在《社会契约论》中说:“既然任何人对于自己的同类都没有任何天然的权威,既然强力并不能产生任何权利,于是便只剩下约定才可以成为人间一切合法权威的基础。”据此推知,卢梭认为
A.人民遵从法律才能实现真正的自由
B.自由与社会契约是相一致的
C.人们只对合法的权力有服从的义务
D.契约是捍卫自由的唯一前提
2020-03-26更新 | 145次组卷 | 1卷引用:内蒙古鄂尔多斯市第一中学2020届高三3月阶段性质量检测文综历史试题
3 . 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是宣称追求同一目的的两场不同的运动,他们所追求的目的一样,而追求的手段却截然相反,以致人文主义者和新教徒之间互怀敌意。对二者“追求的手段却截然相反”的理解正确的是
A.文艺复兴自由的追求美,而宗教改革自由的追求真理
B.文艺复兴投身世俗的怀抱,宗教改革用自己的信念对抗旧的世界
C.文艺复兴追求人的至高的权利,宗教改革研究上帝的旨意
D.二者对待神的态度不同
2018-02-03更新 | 735次组卷 | 37卷引用:2017届内蒙古鄂尔多斯市一中高三上第四次月考文综历史试卷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人文主义者打着“回到希腊去”的旗帜,却并非复古派。但丁用意大利托斯堪纳方言写作《神曲》,声称自己的诗首先是写给群众看的,因此不能用群众看不懂的古文来写。被特拉克极力宣扬“凡人要先关怀世间的事”,薄伽丘则无情地揭露、讽刺了天主教僧侣和封建贵族的腐朽生活与败坏道德,并热情赞美了纯真爱情。法国文豪蒙太涅指出“在一切形式中,最美的是人的形式”,“每个人创造自己的命运”。塞万提斯认为“任何作家如果离开了迫近真实的准则,或者是离开了一切创作臻于完美所必经和摹仿自然的道路,那么所有的一切就不可能达到”。

——整理自佛朗·霍尔《西方文学批评简史》等

材料二晚清道光、咸丰年间,龚自珍的诗批判了黑暗的社会现实,具有变革精神。同治、光绪年间,黄遵宪的诗广泛地描写了重大的历史事件,还反映了新世界的奇异风物以及新的思想文化。章炳麟的《驳康有为论革命书》和《革命军序》等倡言民族、民主革命,影响很大。小说是清后期最为兴盛的文学样式。梁启超特别重视“政治小说”,曾朴的《孽海花》大胆揭露了清政府的腐败无能和帝国主义的侵略野心。对此,史学界对近代中国思想解放潮流形成的原因有三种不同的看法:第一种认为它是中国人学习西方文化的结果,第二种认为它是近代中国现代化潮流的必然产物,第三种认为它是近代中国救亡图存的产物。

——摘编自郭绍虞《中国文学批评史》等

(1)根据材料一、二,分别概括西方人文主义者与晚清学者文学创作的特征,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分析原因。

(2)材料二中的“三种看法”蕴含多种史观,请运用三种不同的史观加以解读。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