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98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伏尔泰十分赞赏中国通过科举和所谓根据个人品德才干遴选官员的制度。他在《风俗论》和《路易十四时代》都有所谓举贤授能的论评,他认为中国皇帝是能洞察下情、任人唯贤的,因此不乏溢美之辞,称颂中国皇帝是:“以善良仁慈、行高德远而驰名遐迩的君主。”总之,“有一个开明的君主,佐以通过考试或由于德行而选拔出来的官吏,奉行完善的法律,并以纯洁的道德来团结人民”,这是伏尔泰从东方世界所看到的中国,确切地说是他从神秘而遥远的东方所“构想”出来的中国,是他心目中的理想国。

——摘编自钱林森《伏尔泰与中国文化》

材料二   19018月,清廷颁布上谕,承认科举“流弊日深,急宜讲求实学,挽回积习”,明确科举考试,引导士子、官吏重视政治与实事,以求真务实。19033月,袁世凯、张之洞《奏请递减科举折》称:“科举一日不废,即学校一日不能大兴;士子永远无实在之学问,国家永远无救时之人才;中国永远不能进于富强,即永远不能争衡于各国。”19058月,由于日本在日俄战争中的胜利已成定局,引起中国舆论的.极大关注,立即废除科举制的呼声大涨。由袁世凯领衔会同张之洞等地方督抚奏请立停科举,推广学堂,得到清廷的批准。在中国历史上延续一千三百多年的科举制宣告结束。

——摘编自张海鹏主编《中国近代通史》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伏尔泰对中国科举制的态度并分析其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清廷废除科举制度的背景。
(3)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看待科举制度的正确态度。
2022-05-27更新 | 210次组卷 | 3卷引用:河南省部分重点高中2022届高中毕业班考前定位联合考试文综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2 . 启蒙运动时期的学者德波认为美洲恶劣的自然环境会导致进入美洲的动植物发生“退化”,如移植到美洲的甘蔗糖分明显不足;白人的后裔进入美洲后也会逐渐“缺乏获取知识的能力”。这一观点
A.是近代自然科学发展产物B.源于欧美大陆的相互隔绝
C.体现了反殖民主义的立场D.旨在突显欧洲文明的优越
3 . 拉斐尔创作了油画《西斯廷圣母)、画中的圣母显现出人间母亲的温柔、慈爱。就此画,一位评论家如此评价:“拉斐尔的理想是成为世界上最美好的人,是人面对人,而不是宗教给予他的神。”该评论家意在说明拉斐尔(       
A.要求摆脱宗教束缚B.诠释世俗的人性美
C.推崇浪漫主义手法D.过于追求感官享受
4 . 卢梭指出:“人们在订立契约时,并不是白白地转让自己的权利,而是为了保护自己的自由、平等、生命和财产。”他同时强调在按照缔结契约的国家中,人们仍然是自由、平等的,不过是丧失了自然的自由,但获得了社会的自由。这表明他主张
A.人民主权不可侵犯B.人有能力保护自身权益
C.天赋人权不可让渡D.国家是保障自由的工具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5 . 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认为,人类总混杂着情感、欲望,总有兽性的一面,如此作为个人在参与政治,掌握统治权时,容易受情绪、情感、欲望的左右,无法完全做到秉公,无法维护正义。而法律是没有欲望的中庸之道,它不受个人情感的控制,它就是它,是正义的化身。由此可见,亚里士多德(   
A.主张具有一定的理性精神B.肯定了雅典的直接民主制
C.认为人性与法律完全对立D.推崇以人文精神管理国家
2022-05-22更新 | 392次组卷 | 6卷引用:河南省商丘市2022届高三三模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6 . 古希腊历史学家希罗多德在其若作中对神谕、朕兆(征兆)等神明启示进行大量记载,但是在他的笔下,这种作用是受到严格限制的,即使表现了神的旨意,它也只是作为支持人类意志的一种意志。这表明他
A.力求揭示历史发展全貌B.将宗教观引入历史
C.对神的存在持怀疑态度D.具有人文主义精神
2022-05-22更新 | 312次组卷 | 5卷引用:河南省2022届高三仿真模拟考试文科综合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7 . 天主教的生活观里,只有担任神职才有意义,出家成为修士、专职侍奉上帝才是高尚的职业,其他职业不过是俗世的蝇营狗苟;加尔文则认为,人的每种职业都是为了荣耀上帝,所有职业都像神职一样神圣。他的这一主张
A.打破了天主教的精神垄断B.强化普通民众的宗教信仰
C.扩大教会统治的社会基础D.赋予世俗奋斗宗教使命感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8 . 古希腊的普罗泰哥拉认为,由于每个人的经验使他相信看上去是真实的东西,所以“一切皆为真实”;智者学派的另一位代表高尔吉亚论证了“一切皆为虚妄”的观点,除了个人能感觉到的事物以外无物存在;若有独立于个人感觉之外的任何事物存在,则也是永不可知的。据此分析,两人的观点
A.体现出世界观的矛盾与对立B.肯定个人感觉现象的虚无
C.均具有否定理性思维的倾向D.主张树立人的权威和价值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9 . 相关研究表明,14、15世纪欧洲成立的新寄宿学校,并不培养牧师而是培养商人的子弟。学校课程注重古典作品研究和体育运动,学校课程的宗旨是要教育学生快乐、健康地生活,成为有责任的公民。这反映出在当时
A.人们宗教信仰淡薄B.商业发展成为主流
C.资产阶级政治追求D.人文主义思潮兴起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10 . 苏格拉底认为国家须由懂得政治的人来治理,士兵必须由懂得军事的人来率领,就像在一条船上,应该由一老练的人当指挥,船的所有者及船上的其他人都要服从这个有知识的人一样。由此可知,苏格拉底
A.要求完善直接民主方式B.反思雅典民主政治体制
C.坚持民主政治运行规则D.积极倡导人术价值理念
2022-05-15更新 | 248次组卷 | 3卷引用:河南省好教育联盟2022届普通高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猜题压轴卷文科综合历史试题
首页3 4 5 6 7 8 9 10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