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932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16~18世纪,土地贵族守旧的地产经营管理方式导致其经济地位、政治特权、爵位等级和社会荣誉地位急剧衰落,他们的文学形象也随之发生变化。如莎士比亚的历史剧《李尔王》展示了一幅上流社会道德沦丧、社会崩溃的图景托马斯莫尔在《乌托邦》一书中对于“羊吃人”的惨剧有过逼真的描述,“他们(贵族)拉倒房屋,毁坏城镇,佃农们被赶走……”。

——摘编肖先明《中世纪至近代早期英国贵族社会地位的变化及其文学形象的嬗变研究》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请你对16~18世纪英国贵族的文学形象进行阐释。
2022-11-05更新 | 166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烟台市2023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2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颜元(16351704)是中国古代比较重视体育的教育家。他猛烈批判程朱理学束缚下的传统教育,认为理学是“主静”的教育,损害人体健康,使活泼的红面少年变成弱不禁风的白面书生。他要求自己的学生在博学多闻、掌握治国理财真实本领的同时,还要有健壮的身体。他认为“射、御”教育是对学生形体的锻炼,将其作为必修课。颜元深挖体育教育的价值,提出体育教育可以“健人筋骨,和人血气,调人情性,长人神智”。难能可贵的是,颜元把强身与强国联系起来,指出“一身动,则一身强;一家动,则一家强;一国动,则一国强;天下动,则天下强”。但他的体育教育思想在当时影响有限。

—摘编自何叙《颜元的体育教育思想》等

材料二   面对社会败坏,卢梭希望朝人类原初时期,以自然状态为标准开展体育教育活动。为此他选择设定乡村作为儿童成长环境,因为自然环境更接近自然状态。他将“身体—感官教育”作为儿童教育重点,强调教育者必须注重儿童身体锻炼,主张遵循儿童自然天赋和自然意志训练官能。站在社会意义视角,卢梭认为体育教育要磨炼人的意志品格,以此抵制过剩体力带来的妄动,抵御欲念的无限发展,最大程度上保持人类在“生理”与“道德”上的孤独,成为身心健全的人。这对于西方近代体育、体育教育的发展都产生了深刻而长远的影响。

—摘编自吴永金、陆小聪《扭曲的身体与自然的体育—卢梭体育教育观的整体面向》


(1)根据材料一、二,概括指出二者体育教育思想的共同特点。
(2)根据材料一、二,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二者社会影响呈现显著差异的原因。
(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如何促进学校体育教育的发展。
2022-10-30更新 | 179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雅安市2023届高三零诊历史试题
3 . “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者所要模仿、恢复的古典文化,主要依靠修道院所保留、抄录、翻译和研究的古希腊、罗马文化。中世纪经院哲学家在相信上帝启示的前提下,以理性论证信仰,推动了文化发展。”材料旨在说明(     
A.文艺复兴出现的历史条件B.天主教会对思想解放的推动作用
C.人文主义产生的社会根源D.基督教深刻影响了近代欧洲文化
4 . 图1、图2、图3分别为达·芬奇、米开朗琪罗和拉斐尔所绘制的人像特写。对其共同特征概括最准确的是(     
A.表达了人文主义诉求B.全部取材于宗教故事
C.注重人体比例科学性D.因印刷术而广泛传播
5 . 下图是1535一1558年英国诺福克郡庄园财产分布对比图,据此推断(     

A.教皇与大众矛盾迅速激化B.文艺复兴冲击了神权统治
C.人文精神弱化了宗教信仰D.宗教改革强化了世俗权力
6 . 路德认为:“武力可以增加信心,也可以增强异端,粉碎正直,并把一个异端者变成心口不一的假冒伪善的人。”这说明路德(     
A.鼓励农民起义B.强调和平改革反对暴力斗争
C.反对宗教信仰D.主张王权高于宗教神权
2022-10-10更新 | 119次组卷 | 1卷引用:贵州省黔东南州镇远县文德民族中学2023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7 . 英国早期启蒙思想家霍布斯(1588一1679)认为,自然状态是战争状态,人们必须把一切自然权利交付给一个强有力的君主或议会以保护安全、和平;而洛克(1632-1704)则认为自然状态是和平与互爱的,人们仅是需要一个共同的权威来判断纠纷与争论。据此可知,二人(     
A.在是否保留君主政体方面存在分歧B.均认为自然赋予每个人平等的权利
C.对“理性”的力量大小有不同的认识D.从不同角度论证了国家权力的来源
8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史料一   “文艺复兴”的影响侧重于知识分子,而“宗教改革”……享受到了“文艺复兴”所开拓出来的人文主义的影响……把欧洲人民的觉悟,提高了一步。

——陈乐民《欧洲文明十五讲》

史料二   上帝的道不是用什么行为,而是单用信才能领受爱慕的。因此,既然灵魂为它的生命与义所需要的只是信,那么,灵魂称义显然单是因信,而不是因任何行为。

——马丁·路德《论基督徒的自由》

史料三   马丁·路德认为恩典是要通过人的信仰来加以实现。路德的新的恩典说在基督徒与上帝之间建立了直接联系,否定了人们对教廷、教皇、仪式和神职人员的崇拜。马丁·路德号召基督徒要尽量服从世俗政府的命令,以此作为基督徒是否过上正当生活的条件。

——摘编自朱孝远《德国宗教改革与马丁·路德的贡献》


(1)结合史料一和所学知识,指出宗教改革中人文主义的诉求,并从人文主义传播的角度,分析宗教改革与文艺复兴的关系。
(2)史料二体现了马丁·路德“因信称义”的主张,有人认为马丁·路德的主张树立了上帝的权威,因此马丁·路德的学说与人文主义没有联系。对此你如何理解?
(3)根据史料三,概括马丁·路德的思想主张。结合所学知识,简述欧洲宗教改革运动的意义。
2022-10-05更新 | 90次组卷 | 1卷引用:第32讲从文艺复兴到科学理性时代-纲要下-高三历史一轮复习学案
9 . 1613年,文艺复兴代表人物伊拉斯谟的《论男孩的礼貌教育》在被译为法文《孩子的道德文明》,与文明相关的一系列词汇如“文雅”、“审慎”、“礼貌”、“礼节”、“谦恭”等关键词在17世纪初的文献中频繁出现。而且在这些文献中,作者往往把礼仪及优雅的举止视为贵族阶层.血统的特有体现,以此作为高贵出身与其他阶层之间的重要区别。这表明文艺复兴(     
A.推动了世俗生活的文明化B.推动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C.体现了资产阶级的价值追求D.巩固了贵族阶层的利益
2022-09-30更新 | 328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西南汇2023届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文综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0 . 文艺复兴时代,欧洲很多文学作品把美洲描述成“人间乐园”。宗教改革时期,意大利神学家彼得·马蒂尔强调“新世界(美洲)”的“高贵的野蛮人”过着“公正而舒适”的生活,丝毫不需要“欧洲文化和宗教的恩惠”。而启蒙时代几乎所有欧洲思想家都对美洲持谴责态度。这一变化侧面反映了(     
A.资本主义市场最终建立B.欧洲宗教信仰遭到削弱
C.欧洲社会获得较快发展D.资本主义制度普遍确立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