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80 道试题
1 . 路德认为,“信”不是外在修炼的结果,而是与之俱来的、是深深地植根于人的内在经验之中的东西。路德把最基本的宗教信条直接建立在个人内心之中,也就是说他在人的内心世界中发现了宗教。这一主张
A.使人获得精神上的自由和灵魂得救的自主权
B.把人从外在的善功和圣事的枷锁中解放出来
C.使天主教会及其神职人员失去了存在的必要
D.与宋明时期“陆王心学”的思想本质上一致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2 . 古代中西思想既有差异,也有相当接近的地方.如“注重人的全面发展、培养人的道德自觉”和“有益于人类、培养善人”的思想即属于后者.下列学派中接近上述思想的是
①儒家学派 ②墨家学派 ③斯多亚学派 ④智者学派
A.①③B.②④C.①②③D.②③④
2016-11-27更新 | 504次组卷 | 29卷引用:2016届高三高考联考模拟试题分项版专题11历史试卷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3 . 世界历史上发生了多次思想解放运动。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人的高贵,就其许许多多的成果而言,超过了天使的高贵。”
——但丁•阿利格里
“人是一件多么了不起的杰作!多么高贵的理性!多么伟大的力量!多么优美的仪表!多么文雅的举动!在行为上多么像一个天使!宇宙的精华!万物的灵长!”
——莎士比亚
材料二 观察下图

(注:图中间是一个天平)
材料三 ……人们应自由订立社会契约,组成国家。……社会契约就是共同意志的体现,代表所有人的权利与自由。这是至高无上的人民主权,不可侵犯。人民应当推翻暴君,重建符合人民利益的契约,国家的最高权力属于人民。
——卢梭《社会契约论》
请回答:
(1)请问材料一体现的主要思想观点是什么?
(2)请结合宗教改革的背景对材料二进行解读。
(3)根据材料三可以看出卢梭主张建立何种政体?材料三对人文主义思想发展的主要表现是什么?
4 . 一位西方思想家写道:“我们的时代在特殊的程度上就是一个批判的时代,一切都必须受到批判。宗教想通过它的圣洁,立法想通过它的最高权威,企图避免受到批判。但是这样来,它们只是唤起正当的怀疑,不可能要求得到真诚的尊重。”其中“我们的时代”是指
A.古希腊文明时代B.文艺复兴时期
C.宗教改革时期D.启蒙运动时期
5 . 《人类的故事》一书中写道:“此时人们仍是教会母亲的儿子……但是,人们的人生观已经改变,他们开始穿与以前不同的服装,不再把全部思想与精力集中于在天堂、等待幸福的永生,他们试图在今生、在地球上建立他们的天堂。”这样的改变始于
A.中古黑暗时代
B.宗教改革
C.文艺复兴
D.启蒙运动
6 . “思维着的悟性成了衡量一切的唯一尺度……从今以后,迷信、偏私、特权和压迫,必将为永恒的真理,为永恒的正义,为基于自然的平等和不可剥夺的人权所排挤。”下列选项与恩格斯这一观点相符的是( )
A.“人是万物的尺度”B.“人是宇宙的精华,万物的灵长”
C.“信仰得救”D.“要有勇气运用你自己的理智”
2016-11-27更新 | 244次组卷 | 16卷引用:江苏省赣榆县海头高级中学2017届高三历史二轮复习习题:14.蒸汽时代
7 . 普罗泰格拉提出“人是万物的尺度”,宋明理学家提出“‘心’是宇宙万物的本原”。他们共同强调的是
A.知行合一的认识论
B.以人为中心的世界观
C.人的主观感受的重要性
D.人的客观存在的重要性
2018-01-20更新 | 962次组卷 | 40卷引用:2019届高三二轮小通史历史复习专题训练-训练6世界古代人文主义的起源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8 . 托克维尔在《旧制度与大革命》一书的前言中说:“我敢说,在(没有自由的民主社会)中是绝对见不到伟大的公民,尤其是伟大的人民的,而且我敢肯定,只要平等与专制结合在一起,心灵与精神的普遍水准便将永远不断地下降”。下列说法最符合作者本意的是
A.“平等”比“自由”更重要
B.寻求“平等”,更要捍卫“自由”
C.没有“平等”就没有“自由”
D.“自由”与“平等”必须紧密结合

9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对话主题一东西方的古代哲学与教育思想

孔子说:“知(智)、仁、勇三者,天下之达德也。”孔子把“知”(智慧)、“仁”(仁德)、“勇”(勇敢)这三种品质称为“君子道者三”,认为它们是一个品行高尚的君子必须具备的三种美德。

苏格拉底提出的一个重要的命题是“美德即知识”。他认为一切美德都离不开知识,知识是美德的基础,知识贯穿于一切美德之中。他认为“美德由教育而来”。

对话主题二东西方的启蒙思想

16至17世纪的中国,新的经济形态还十分微弱、脆嫩,明清时期的早期启蒙思想家们先天不足,具有一种时代性的缺陷,黄宗羲、唐甄等提不出新的社会方案,而只能用扩大相权、限制君权、提倡学校议政等办法来修补封建专制制度,孟德斯鸠、卢梭们则拿出了“三权分立”的君主立宪制、民主共和制这样的资产阶级国家蓝图。这表明,中国明清时期的进步思想与18世纪欧洲启蒙思想属于两个不同的历史范畴。前者是中世纪末期的产物,后者是近代社会的宣言书。

——张岱年、方克立主编《中国文化概论》

(1)根据对话主题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孔子与苏格拉底的思想主张的相同点。

(2)结合所学知识,根据孔子与苏格拉底思想的不同,分析两国思想家关注问题的不同角度。

(3)17世纪的中国和18世纪的法国都产生了启蒙思想,中外启蒙思想家们最主要的共同主张是什么?依据对话题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明清时期的进步思想没有成为“近代社会的宣言书”的原因。

2016-02-16更新 | 87次组卷 | 2卷引用:岳麓版高中历史高三二轮世界史第2课西方民主政治的演进和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测试)
10 . 下列各项史实与结论之间推论关系正确的是
史实结论
A美国实行罗斯福新政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普遍推行
B1641年英国“大抗议书”以微弱多数通过英国王权得到了有效控制
C马丁·路德提出“因信称义”、“信仰得救”天主教会的精神控制受到冲击
D“杜鲁门主义”出台两极格局正式形成

A.AB.BC.CD.D
2014-11-12更新 | 237次组卷 | 3卷引用:2022年高考历史【热点·重点·难点】专练(新高考专用)-难点02论从史出与孤证不立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