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 道试题
材料分析题 | 困难(0.15) |
1 . 历史上中华民族和法兰西民族都曾创造出独具魅力、光彩照人的文化,深刻影响人类文明的发展,在近代思想文化发展上却走出风格迥异却又殊途同归的道路。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就思想文化领域而言,18世纪的欧洲堪称法国之欧洲。当时的欧洲人……为法国启蒙思想家那些顺应时代潮流的新思想所折服。一时间,一股前所未有的“法语热”风靡除了英国之外的几乎整个欧洲。
——吕一民《法国通史》
材料二   1850年,雨果在追悼某一位文学家时说:“他的所有作品仅仅形成了一部书……我们在这里看见,我们的整个现代文明的走向,带着我们说不清楚的、同现实打成一片的惊惶与恐怖。一部了不起的书,他题作‘喜剧’,其实就是题作‘历史’也没有什么。”
——吕一民《法国通史》
材料三 “物质的革命失败了,政治的革命失败了。现在有思想革命的萌芽了。”“真正的中华民国必须建设在新思想的上面。新思想必须放在新文学里面……所以未来中华民国的长成,很靠着文学革命的培养。”                                 ——傅斯年《白话文学与心理改革》
材料四 今日文学大病,在于徒有形式而无精神,徒有文而无质,徒有铿锵之韵,貌似之辞而已。今欲救此弊,宜从三事入手。第一,须言之有物;第二,须讲求文法;第三,当用“文之文字”时不可避之。
——胡适《逼上梁山》
(1)结合材料一分析“法语热”风靡欧洲大陆的原因。
(2)材料二中雨果所追悼的文学家是谁?请说明判断依据
(3)结合材料三、四说明傅斯年和胡适的共同主张,并分析原因。
(4)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中法两国在思想启蒙上的不同特点。
2016-12-12更新 | 370次组卷 | 1卷引用:2013-2014学年湖北省宜昌一中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
材料分析题 | 困难(0.15) |
2 .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伏尔泰去世后,他的棺木上刻了这样一行字:“他拓展了人类精神,他使人类懂得,精神应该是自由的。”
材料二 卢梭的棺木中伸出的一只手,握着一支火焰浓烈的火把。这支火把很快就点燃了巴黎乃至世界.
请回答:
伏尔泰和卢梭都是欧洲启蒙运动的领袖人物,请选取一段材料谈谈你对伏尔泰或者卢梭的评价和看法。
2014-01-10更新 | 566次组卷 | 1卷引用:2013-2014学年湖北部分重点中学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