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0 道试题
1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观察以下图片,并结合所学知识,在图片中分别提炼出一个或两个信息,运用所学中国古代史和世界古代史的内容进行比较说明。(要求:提炼信息明确、史论结合、表述清晰)

图1 中国古代神话传说中玉皇大帝形象   图2 古希腊神话中主神宙斯形象
2023-03-05更新 | 279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长沙市雅礼中学2023届高三上学期月考(四)历史试题
2 . 中国宋代描写孩童形象的绘画,注重表现某一类人物的共性特点,不同时期的孩童性别、衣着、年龄不同,但他们身上所具有的天真、烂漫、喜悦的感觉是相同的。在西方,拉斐尔的《西斯廷圣母》中,3个小孩无论是长相还是给人的感觉都是大不相同的,画家注重对人物个性的描写。由此可见,导致中西绘画上述区别的主要原因在于(        )
A.绘画的颜料与技巧B.写意写实的绘画理念
C.商品经济发达程度D.主流意识形态的差异
单选题-单题 | 困难(0.15) |
真题 名校
3 . 在文艺复兴时代,人文主义者认为时间是一种天赋的,神圣的财富,时间不再是“走向永恒过渡”。他们在职业占用的时间之外,勤奋研究古典文艺,把珍惜时间、善于使用时间为座右铭。据此可知,人文主义者(     
A.追求经济利益B.专业从事人文研究
C.重视现实世界D.摆脱宗教信仰影响
2022-11-27更新 | 4846次组卷 | 37卷引用:四川省乐山市沐川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12月月考历史试题
4 . 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追求人性,摒弃了宗教教条,关注的重点由“神”转向“人”,但它缺乏“科学”的基础,仍然无法摆脱”神”的羁绊。18世纪的启蒙运动,以对科学知识的张扬,对思想自由和个性解放的鼓吹,在日后转化为一场旨在充分肯定人的根本价值、强调人的尊严的思想运动。上述差异产生的主要原因
A.人文主义内涵的扩展B.自然科学的快速发展
C.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D.资产阶级力量的壮大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西方人文主义发展概况


提取材料中相互关联的信息,确定个具体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进行论证。(要求:明确写出论题,论证须有史实依据。)
单选题-单题 | 困难(0.15) |
名校
6 . 在启蒙运动中,哲学家只占少数,但他们的思想和理论却在启蒙运动中起着主导作用,那些虽没有哲学著作的启蒙学者,也奉行着大体一致的哲学信仰。这主要是因为
A.自然科学尚未完全成熟
B.哲学家的成就最突出
C.哲学革命是运动的目标
D.批判宗教神学的需要
2019-02-22更新 | 2447次组卷 | 21卷引用:四川省成都市树德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5月阶考历史试题
7 . 近代学者辜鸿铭认为:宋代儒学是推崇真正的孔子学说的学派,“同欧洲相比,汉代儒学相当于古罗马的旧教,而宋代儒学则类似新教”,按照他的看法,宋代儒学同欧洲新教都
A.否定真正权威B.注重回归古典
C.顺应世俗要求D.精于哲学思辨
2018-12-25更新 | 2610次组卷 | 19卷引用:河南省焦作市温县第一高级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1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困难(0.15) |
名校
8 . 古希腊有位哲人设想:一个地穴中有一批囚徒被锁链束缚,只能看到面前洞壁上的影子。在他们后上方有一堆火,有一条横贯洞穴的小道;沿小道筑有一堵矮墙,如同木偶戏的屏风。人们扛着各种器具走过墙后的小道,火光把影子投到囚徒面前的洞壁上。囚徒自然地认为影子是唯一真实的事物。他用囚徒和洞穴之喻来代表人类的现状,旨在强调
A.关注人的世界
B.理性高于感觉
C.认识源于感觉
D.美德即是知识
9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有学者认为,文明互动是一个双向的或多项的相互作用的过程。各个文明之间既有相互影响、相互渗透,又有相互冲突、相互协作。文明互动更多地强调对异己文明的尊重和了解,强调各种文明应取长补短互相学习共同发展。

——【美】威廉·麦克尼尔《世界史:从史前到21世纪全球文明的互动》


结合材料,从全球视野的角度,围绕“文明互动”自行拟定一个具体的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述(要求:明确写出所拟论题,阐述必须有史实依据)。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在人类思想文化发展进程中,中外思想文化相互碰撞、彼此交融,共同推动了人类文明的进步。

材料一

人物观点或名言
古代希腊普罗泰格拉人是万物的尺度
苏格拉底认识你自己
古代中国孔子仁者爱人
孟子民贵君轻,人性本善

材料二   明朝后期开始,利玛窦、汤若望等欧洲传教士先后来华,与徐光启等人合作,开展翻译活动,把欧洲的天文、数学、地理和水利等近代科学技术介绍到中国,把儒学的《大学》《论语》等典籍介绍到欧洲。欧洲学者称之为“一次相互的启蒙”。

材料三   17—18世纪,中国古代的主要经典和儒家学说,通过传教士的介绍、研究,在欧洲知识界和上层社会得到了流传和宣扬,成为伏尔泰等启蒙运动者汲取精神力量的源泉……中国历史传统的仁君统治和大一统的思想,更是成为主张开明君主专制的启蒙思想家反对欧洲王权所追求的社会楷模。

——沈福伟《中西文化交流史》

材料四一   位研究晚清乡土意识的学者说:“晚清思想文化史的进程展示了一种特殊的现象:先进思想家从西方引进,并以微弱的资产阶级经济关系和职能集团为依托的民主、自由、平等的现代化观念与信息,像油浮在水面上一样漂浮在广阔的乡土文化带的上空……”。


(1)在材料一的“观点或名言”中,这些中外思想家共同关注的对象是什么?对此,18世纪的伏尔泰提出什么主张?
(2)据材料二,概括当时翻译书籍的内容及其产生的作用。
(3)据材料三,指出西方启蒙思想家在汲取中国儒家文化时的侧重点及主要理由。
(4)你是否认同材料四的观点?请说明理由。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