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8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据史料记载,14世纪时,一场致命的瘟疫使中世纪欧洲人口的三分之一丧生,这引起了人们对上帝和人生问题的反思。这一“反思”导致(     
A.近代医学体系逐渐建立B.封建王权被彻底推翻
C.人们放弃信仰上帝D.人们对自身幸福的重视
2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史料一   “文艺复兴”的影响侧重于知识分子,而“宗教改革”……享受到了“文艺复兴”所开拓出来的人文主义的影响……把欧洲人民的觉悟,提高了一步。

——陈乐民《欧洲文明十五讲》

史料二   上帝的道不是用什么行为,而是单用信才能领受爱慕的。因此,既然灵魂为它的生命与义所需要的只是信,那么,灵魂称义显然单是因信,而不是因任何行为。

——马丁·路德《论基督徒的自由》

史料三   马丁·路德认为恩典是要通过人的信仰来加以实现。路德的新的恩典说在基督徒与上帝之间建立了直接联系,否定了人们对教廷、教皇、仪式和神职人员的崇拜。马丁·路德号召基督徒要尽量服从世俗政府的命令,以此作为基督徒是否过上正当生活的条件。

——摘编自朱孝远《德国宗教改革与马丁·路德的贡献》


(1)结合史料一和所学知识,指出宗教改革中人文主义的诉求,并从人文主义传播的角度,分析宗教改革与文艺复兴的关系。
(2)史料二体现了马丁·路德“因信称义”的主张,有人认为马丁·路德的主张树立了上帝的权威,因此马丁·路德的学说与人文主义没有联系。对此你如何理解?
(3)根据史料三,概括马丁·路德的思想主张。结合所学知识,简述欧洲宗教改革运动的意义。
2022-10-05更新 | 90次组卷 | 1卷引用:第32讲从文艺复兴到科学理性时代-纲要下-高三历史一轮复习学案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文艺复兴运动最初主要发生在南方的拉丁语世界,其主要目标是坦坦荡荡地解放个人欲望和享受现实人生。具有一定艺术和文化趣味的城邦贵族,如佛罗伦萨美第奇家族的洛伦佐等人,他们网罗文人、艺术家为自己书写各种生活故事、装饰宫殿、绘饰教堂等。出现了薄伽丘、达·芬奇等进步知识分子的文学艺术作品,出现了马基雅维利、伽利略等思想家与科学家。北方文艺复兴运动主要发生在宗教领域,主要是日耳曼语世界,思想家们要求从世俗的情感和欲望解放领域转向思想文化体系的清算领域。一些宗教僧侣成为人文主义者队伍中的重要成员,如马丁路德、加尔文等。

——摘编自刘建军《关于欧洲文艺复兴运动几个重要问题的再思考》

材料二20世纪初,国人重视民族文化的价值,关注民族文化的现实命运,除强调“保存国粹”“研求国学”“陶铸国魂”外,还径直提出“古学复兴”的口号,探求中国文化复兴之路。邓实发表于《国粹学报》上的《古学复兴论》一文,全面总结了欧洲文艺复兴的历史经验,并比较系统地论述了中国“古学复兴”的必然性与具体途径。刘师培也说:“欧民振兴之基,肇于古学复兴之世;倭人革新之端,启于尊王攘夷之论。此非拘于则古称昔先生之说也,盖国政浩繁,惟睹往轨者斯知往来,辄非鉴于成宽,明其利弊之所在,无由试改革之端。”

——摘编自杨思信《文化民族主义与近代中国》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比较欧洲南方与北方文艺复兴运动的不同。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20世纪初中国“古学复兴”思想兴起的原因。
(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重视文化民族主义的意义。
2022-06-03更新 | 302次组卷 | 5卷引用:第23讲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备课备考通】2023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必选课件(附精选试题)
4 . 中世纪晚期开始,意大利各城市政府相继出台大量禁奢法令。1506年,威尼斯一对青年男女举行了一场耗资巨万的婚礼,但新娘父亲扎卡里亚特意强调,“从嫁妆和彩礼的价值到婚礼宴会的规格和规模,均遵守最新的禁奢法令执行”。这一现象根源于意大利
A.社会攀比之风盛行B.人文主义精神发展
C.政府监管措施不力D.城市工商业的繁荣
2022-03-08更新 | 419次组卷 | 3卷引用:高频考点47王权、教会与城市-【高频考点专练】2023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模拟题汇编(第三辑)(全国通用)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18世纪有西方学者认为,政府必须以人民的利益为伟大目标。根据自然的法则,根据理智,行政长官被赋予实现这个目标的权力。人民最大的利益是自由,它之于国家如同健康之于个人一样重要。这反映出该学者已经理性的思考
A.人的权利来源B.人民与政府的契约关系
C.罗马法的价值D.资产阶级革命的必要性
2022-05-12更新 | 279次组卷 | 6卷引用:第8课西欧的思想解放运动(名题荟萃)-2023届高三统编版历史一轮复习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6 . 有学者认为:“启蒙并不是告诉你如何思考,而是启发人说,你原来就已经有充分的理智,只是精神上被管制的习惯使你既懒惰又没有勇气使用你的理智。”基于这种分析,他认为“启蒙”主要是
A.知道应该怎样思考B.彰显人性的尊贵价值
C.自主开拓精神家园D.追求自由平等的理想
2022-04-22更新 | 195次组卷 | 39卷引用:2019年人民版高三复习专题训练 必修三 理性之光与浪漫之声
7 . 文艺复兴的杰出代表但丁曾担任佛罗伦萨执政官,因为政治斗争被驱逐。当政者提出,如果但丁缴纳罚金并认罪,就可以回到佛罗伦萨。但丁拒绝了:“难道我在别处就不能享受日月星辰的光明么?难道我不在佛罗伦萨和人们面前屈身辱节,我便不能思索宝贵的真理吗?”材料反映出的时代趋势是
A.文艺复兴推动了意大利商业城市的兴起B.世俗王权在与教权的斗争中取得了优势
C.关注人的尊严、价值、个性和理性思考D.商品经济的发展降低了人口流动的阻力
2021-10-11更新 | 1040次组卷 | 16卷引用:高频考点48文艺复兴-【高频考点专练】2023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模拟题汇编(第三辑)(全国通用)
8 . 短篇小说集《十日谈》揭露和讽刺了天主教僧侣和封建贵族腐朽糜烂的生活,以及他们的率性、虚伪和残暴,批判了封建社会的阶级不平等和男女不平等,赞美了现世生活和青年男女的爱情,描写了商人、手工业者的智慧和勇敢。这部作品反映出的思想是
A.强调科学精神,主张分权制衡B.反对宗教信仰,倡导天赋人权
C.提信生而平等,主张民主政治D.肯定人的价值,追求现世幸福
9 . 有学者指出:“宗教改革本质上是重返信仰纯洁性和普遍理性的一种尝试,在某种意义上甚至是对文艺复兴导致的感性复兴的否定,但是就将人类的关注从抽象世界转向生活世界这一点而言,它与文艺复兴殊途同归。”这一论断揭示宗教改革
A.淡化了对上帝的虔诚信仰B.否定文艺复兴倡导的人文主义
C.继承了西方哲学理性精神D.强调了人在现世生活中的价值
10 . 与12至13世纪的欧洲人不同,中世纪后期欧洲人重视通过个人的努力获得成功。这种做法形成了一种理想:成为“通才”,即通过个人天赋和后天努力通晓各种领域的知识并获得名望的人。这一现象反映出当时欧洲人
A.崇尚自由民主B.猛烈抨击封建专制统治
C.关注个人价值D.打破对罗马教会的迷信
2021-06-01更新 | 723次组卷 | 10卷引用:考点07欧洲的思想解放运动-【精华备考】2023年高考一轮基础学案(纲要下)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