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0 道试题
1 . 下图漫画所宣扬的主题思想是
A.蒙昧主义思想
B.禁欲主义思想
C.启蒙思想
D.社会主义思想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2 . 下图是一幅宗教漫画,画中的文字是“啊,亲爱的基督,创造奇迹吧,瞧教皇、路德和加尔文,多么起劲地撕打在一起,只有上帝才能将这场斗争平息。”你认为该幅漫画反映出的信息是
A.揭示教皇的荒淫无度
B.促进人们的思想解放
C.应出自天主教徒之手
D.揭露人性的虚伪贪婪
2017-11-22更新 | 14次组卷 | 1卷引用:岳麓必修三 第三单元 《从人文精神之源到科学理性时代》水平阶段测试题
3 . 在宗教改革中加尔文提出,教会由选民选出,既不隶属于教皇,也不隶属于诸侯;教职也由选举产生,从教徒中选出长老会和牧师管理会。这反映出加尔文宗教改革(     
A.具有浓厚的新型民主色彩B.有利于缓和不同教派的矛盾
C.具有推动政教合一之意图D.有利于强化世俗国王的权力
22-23高三上·全国·单元测试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4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1   “他划着一支火柴本来是为了看清脚下的路,却点燃了整片森林”

——刘新利《欧洲文艺复兴史》


(1)文中“他”指谁?

材料2   下两图取材于德国著名画家卢卡斯·克拉纳赫创作于1521年的画作《从基督徒到反基督徒》。



(2)“基督将高利贷者从祭坛前赶走”是什么意思?

材料3   有学者:“路德开始是一个改革家,但最终却成为一个革命家。”


(3)结合材料和上图,思考学者为什么这么说?
2022-08-20更新 | 64次组卷 | 1卷引用:第四单元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 -【夯实基础】2023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备考《中外历史纲要(下)》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下图是近代西方某著名绘画作品的一部分,该作品取材于《圣经》故事。右边是耶和华大神,飞翔在空中,他的右手伸向亚当,他的手指即将触到亚当的手指,灌注神明的灵魂。该绘画作品是
A.《天使》B.《春神图》
C.《创世纪》D.《最后的审判》
2020-05-26更新 | 159次组卷 | 4卷引用:人教统编版高中历史(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第四单元《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检测题2
2020高三下·全国·专题练习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在专制王权下的法国,国王曾自视为民族的代表,路易十四声称“朕即国家”“朕即民族”,启蒙思想家主张人民主权,抨击君主专制,阐述了与之相适应的民族思想:一个民族可以没有国王而将国家治理得井井有条,相反,一个国王若无国民则不存在,更不必说治理国家了,甚至表示“专制之下无祖国”,在法国大革命中,人们认为法兰西民族的成员不仅居住在同一地域、使用相同的语言,而且相互之间是平等的,全体法国人组成法兰西民族,一般认为,法国大革命是法兰西民族诞生和民族主义形成的标志。

——摘编自李宏图《西欧近代民族主义思潮研究》

材料二   盖民族主义,对于任何阶级,其意义皆不外免除帝国主义之侵略。其在实业界,苟无民族主义,则列强之经济的压迫,致自国生产永无发展之可能。其在劳动界,苟无民族主义,则依附帝国主义而生存之军阀及国内外之资本家,足以蚀其生命而有余。故民族解放之斗争,对于多数之民众,其目标皆不外反帝国主义而已。

——《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宣言》(1924年)


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国民党“一大”《宣言》中的民族主义与近代法国民族主义内涵的相同之处,并说明不同之处及其产生的原因。
2020-04-22更新 | 293次组卷 | 4卷引用:第七单元中国共产党成立与新民主主义革命兴起-【夯实基础】2023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备考《中外历史纲要(上)》
7 . 你认为导致由图1向图2转变的主要原因是

A.罗马教会与欧洲世俗王权矛盾的消除
B.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和人文主义的推动
C.启蒙运动理性主义的影响和促进
D.宗教神学思想的影响被驱除出社会领域
2020-03-08更新 | 708次组卷 | 21卷引用:2020-2021学年下学期高一历史新教材同步精品课堂(中外历史纲要下)-第三、四单元检测卷
8 . 一名高一的学生在学习某知识点时,自主设计了如图表格。这一知识点属于

A.科学革命B.文艺复兴C.宗教改革D.启蒙运动
2019·浙江·二模
9 . 【加试题】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深刻影响了西方文明发展的进程。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意大利文艺复时期的文化遗产

   

                                                                 

材料二   路德的宗教学说虽然是以对上帝的绝对信仰为前提的,但其中蕴含着强烈的人文精神,路德指出“凡不以圣经为可靠启示,为根据的说法都只能算为意见,而没有相信的必要。”“一个基督徒因着信仰,就凡事自由”,信仰的唯一途径就是《圣经》。教徒个人自己有权凭借自己的理性和智慧去理解《圣经》。由此,他强调“我们凡为基督徒的就都是祭司,都是君王”,“在平信徒和神父、贵族和主教以及属灵和属世的之间,确无差别”。

——整理自朱衰《世界上古中世纪史》等


(1)阅读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指出①和②建筑圆顶的设计者,说明图①建筑的设计者保持顶牢固的具体方法。
(2)阅读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路德的宗教改革思想。综合上述材料,概述这一时期人文主义的主要诉求。
2019-02-26更新 | 174次组卷 | 2卷引用:自创单元讲练测(纲要下)第四单元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测)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卢梭认为使公民国家共同体经久长存,必须确立“美德”的统治,确保每个公民真正成为祖国的公民,永不堕落为祖国的敌人;专制王朝国家,人民缺乏爱国美德。所谓“美德”,是指每个人的个别意志与公共意志的协调,在“公共性”的要求下,个人利益要服从国家利益。美德的核心和本质即为公民的爱国思想,这种爱国思想本质上体现为对社会契约、人民主权及法律的热爱。通过儿童时代开始的公民和爱国者教育,把自己和祖国视为一体,把对祖国的热爱与热爱民主共和紧密联系起来。创立公民宗教,通过宗教的神圣性增进公民的爱国美德——神圣而崇高,使祖国成为公民崇拜的对象。

——摘编自李宏图《西欧近代民族主义思潮研究》

材料二   1900年,梁启超著《少年中国说》,指出:“造成今日之老大中国者,则中国老朽之冤业也。制出将来之少年中国者,则中国少年之责任也”。1902年,梁启超撰《论公德》,指出“我国民所最缺者,公德其一端也”,公德基本精神即“牺牲个人之私利,以保持团体之公益”。“今吾中国所以日即衰弱者,束身寡过之善士太多,享权利而不尽义务”,为官者既然“受一群之委托而治事”,他就必须承担本身对于社会的义务,同时又要履行对于委托者的义务。号召进行“道德革命”,以爱群、爱国作为判别是非、善恶的最高道德准则,努力建设自由、平等、独立、利群为主要价值内容的“新道德”,铸造“新民”,挽救危亡,振兴中华。

——摘编自史义银《浅论梁启超的道德观》等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卢梭美德观和梁启超公德观内容上的异同点。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指出卢梭美德观和梁启超公德观出现的背景。
(3)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上述两种观念有何共同的积极作用?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