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89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1 . 17-18世纪的英文、法文、德文中,都有关于“启蒙”“光明”“黑暗的中世纪”“用光明驱散漫长的黑夜”宗教就是“愚民堡垒”“反对权威”“反对专制君主”“民主”“平等”等说法与理念这表明(     
A.启蒙思想深入人心B.革命主张获得认同
C.人文主义得到发展D.人们诉求趋向统一
2022-07-23更新 | 351次组卷 | 6卷引用:江西省2023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摸底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困难(0.15) |
真题 名校
2 . 在文艺复兴时代,人文主义者认为时间是一种天赋的,神圣的财富,时间不再是“走向永恒过渡”。他们在职业占用的时间之外,勤奋研究古典文艺,把珍惜时间、善于使用时间为座右铭。据此可知,人文主义者(     
A.追求经济利益B.专业从事人文研究
C.重视现实世界D.摆脱宗教信仰影响
2022-11-27更新 | 4832次组卷 | 37卷引用:重庆市万州第二高级中学2023届高三三模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马丁·路德认为,公开承认自己有罪的人,就能获得上帝的宽恕。每个人都是有罪之人,他的罪源于亚当,是原罪。人的原罪只能受到上帝的审判,上帝是唯一的法官。马丁·路德的这一思想(     
A.破除了人们对神学的迷信
B.促进了资产阶级民主意识的觉醒
C.挑战了教会和教皇的权威
D.否定了当时西欧天主教的合法性
2022-07-12更新 | 828次组卷 | 6卷引用:河南省开封市杞县高中2023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摸底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有学者指出“觉醒后的人类,过分夸大了自身的力量,由于信仰的断裂而导致道德的解体。他们将自由等同于权力、金钱、异性,使自由意志张扬变成了以个人为中心的贪婪、嫉妒、刚愎自用。”该学者评价的是(     
A.科学革命中实证主义的不足B.文艺复兴中人文主义的局限
C.宗教改革中浪漫主义的缺陷D.启蒙运动中理性主义的矫饰
5 . 欧洲历史上某次运动始于17世纪末的英国,结束于法国大革命,恩格斯在《反杜林论》中将这一时期评价为“思维着的知性成了衡量一切的唯一尺度”。该运动(     
A.得到多国政府立法支持B.有空前的公共性
C.使理性化思维开始形成D.缺乏经济学成果
6 . 11世纪末,来自欧洲的十字军闯入了原本属于希腊人和穆斯林的世界,这场宗教性军事行动前后持续近200年。东征过程中,拜占庭帝国保留的古典文献、阿拉伯的科学知识,中国的印刷术等传入欧洲。材料表明十字军东征(     
A.客观上推动了文艺复兴的出现B.地中海沿岸成为西欧经济中心
C.使得东方与西方文化开始交流D.有利于西欧商品经济快速发展
7 . 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出现了一种新的建筑类型——公共广场。如著名的威尼斯广场(如图),不仅有造型丰富的建筑群,且有碧海蓝天的自然环境,平日市民在此放松心情,节日在此兴办庆典,被誉为“欧洲最漂亮的客厅”。据此可知,当时公共广场的出现(     

A.改变了宗教建筑主导地位B.丰富了人文主义精神内涵
C.照搬了古代希腊建筑理念D.标志着近代建筑开始兴起
2022-09-08更新 | 324次组卷 | 6卷引用: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2024届高三二模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古希腊希波克拉底被称为欧洲医学的奠基人,他要求医者入行前都要宣誓,“把我的一生奉献给人类;我将首先考虑病人的健康和幸福,尊重病人的自主权和尊严……”这一誓言被称为“希波克拉底誓言”。该誓言表明,在古希腊(     
A.社会生活缺乏法制基础B.人文思想影响职业道德
C.民主政治促进文化繁荣D.宗教信仰决定医学思想
9 . 16世纪初,米开朗琪罗在为罗马西斯廷教堂创作的系列壁画《上帝创世》《创造夏娃》《创造亚当》中,把上帝描绘成一位身着白袍、长着白色长发和长髯的睿智老者形象。这体现了(     
A.人文主义的影响B.神学束缚的摆脱
C.理性主义的流行D.宗教改革的兴起
2022-08-14更新 | 613次组卷 | 8卷引用:广东省惠州市2022届高三二模历史试题
10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服饰是文明的标志之一,服饰习俗体现着民族文化特色,反映着一个时代人们的生活状态和心理特点。

中世纪中世纪初期下层民众的服装以简洁朴素为尚,妇女不事打扮。平民贵族衣式相同,服装的等级差别主要表现在衣服质地和产地不同。而且把珠宝捐给教会,常服只以白色的肥大长衣和连袖外套为主,色彩素淡。”(《古今中外服装珍闻趣事》)
10世纪至12世纪10世纪男服变得更为贴身合体。这时女式服装变得宽大,衣袖加肥加长,头发蒙在披巾里边,身体被斗篷蒙起来。至12世纪宽松的衣服变得瘦窄,使身体曲线得以突出。(《欧洲中世纪生活习俗史》)
13世纪男女服装趋于一致,男服还有紧身衣及各式各样的外衣。这时护身外衣流行,适合旅行商贸穿用,妇女穿长袍,中间有缝,可便于劳动,收获时裙子口袋可装农作物。(《欧洲中世纪生活习俗史》)
14世纪至16世纪14—16世纪欧洲的统治阶级追逐奢华和享乐,无视宗教戒律,在服装方面表现尤为显著。“无论贵人、贵妇,皆如儿童之喜着新衣,喜戴首饰。此为善奢侈浪费之时代,此时人用三千头松鼠之皮以制一件外衣,而奥尔良公爵竟用七百粒细珠以绣一首诗歌于襟袖之上。”(《中古及近代文化史》)
依据材料和所学知识,解读中世纪欧洲服饰习俗的变化。(要求:主题鲜明,论述合理,史论结合)
首页3 4 5 6 7 8 9 10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