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89 道试题
1 . 在中世纪圣经学者哲罗姆写作的《名人传》中,前三位人物依次是使徒彼得、主教雅各、使徒马太。在1338年彼特拉克所作的《名人传》中,人物列传顺序则按照古罗马国王的世系撰写。这一变化体现出(     
A.宗教信仰的衰落B.世俗价值观念的发展
C.封建王权的建立D.罗马政治制度的复兴
2022-07-09更新 | 331次组卷 | 8卷引用:四川省成都市2023届高三摸底(零诊)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有学者认为,与中世纪禁欲主义宣扬的“憎恨肉体”“独身苦行”相比,宗教改革家们提倡的“鼓励节俭”“反对挥霍”也是一种禁欲主义,但更加“入世”和“理性”。这一观点(     
A.否定了宗教改革的进步性
B.肯定了新教伦理的时代价值
C.模糊了中古与近代的界限
D.阐明了启蒙思想的理论基础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3 . 古希腊医学家希波克拉底(前460—前370)在其《誓言》中写道:“无论至于何处,遇男或女,贵人及奴婢,我之唯一目的,为病家谋幸福,并检点吾身,不做各种害人之事及其他恶劣行为……倘使我严守上述誓言时,请求神祇让我生命与医术能得无上光荣,我苟违誓,天地鬼神共殛之。”希波克拉底的《誓言》
A.服务于商品经济的发展需要B.反映了神创论的影响力
C.确立了西方的医疗道德规范D.体现出一定的人文精神
2022-06-08更新 | 498次组卷 | 4卷引用:河南省大联考2022届高三考前最后一卷文综历史试题
4 . 文艺复兴时期的意大利学者维夫斯强调重视感官实践的实用教育,他认为:“学生应不以到商店、工场向人请教为耻。从前,有学问的人不屑于了解这些事情,而了解、记住这些事情又至关重要。”该学者主张
A.教育应贴近社会实际B.打破天主教的神学束缚
C.教育中体现理性主义D.劳动教育取代古典文化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5 . 美籍著名东方学专家希提在他的巨著《阿拉伯通史》中写道:“在8世纪中叶到13世纪初这一时期,说阿拉伯语的人民,是全世界文化和文明火炬的主要举起者。古代科学和哲学的重新发现、修订增补、承先启后,这些工作都要归功于他们,有了他们的努力,西欧的文艺复兴才有可能。”据此可知,该学者强调文艺复兴
A.发源于伊斯兰文明B.得益于阿拉伯人的贡献
C.重现欧洲古典文明D.主要内容为科学和哲学
2022-06-06更新 | 532次组卷 | 3卷引用:广东省广州市华南师大附中2022届高三三模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6 . 欧洲教育家维多里诺将一生都献给了教育实践,1423年他开办了一所宫廷学校,取名“快乐之家”,在这里维多里诺倡导自由教育,践行体育、德育、智育并重的课程观,特别重视儿童的天性和个性差异。其教育思想
A.突出了理性主义的教化作用B.意在抨击教会引起社会共鸣
C.丰富了人文主义的时代内涵D.体现了分享政治权利的要求
7 . 据学者研究,14世纪开始的文艺复兴并没有那么突然,公元1050-1250年前后欧洲就曾出现文化与艺术的复兴。这一时期罗马法、拉丁古典著作复兴,方言文学开始出现,希腊科学和哲学得到恢复,大学诞生。该学者意在说明文艺复兴
A.旨在恢复古希腊罗马文化B.传播了人文主义的思想
C.反映了市民阶层价值取向D.根植于久远的历史传统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8 . 如图可以用来说明
A.文艺复兴促进社会进步B.理性主义的价值与作用
C.自然科学影响社会改造D.法治精神战胜封建制度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9 . 关于法国启蒙运动,有学者认为:“理论上,哲人们坚信打破宗教迷信、树立理性权威能使这个时代的人变得更聪明、更高尚、更幸福;但现实中,不是所有人都能够拥有或愿意接受理性权威,而基督教传统更是深深扎根于普通民众之中。”该学者意在(  )
A.抨击基督教会对人的思想束缚B.批评启蒙思想家对传统的割裂
C.反思法国大革命的暴力与激进D.说明理性与宗教精神不可调和
2022-06-03更新 | 701次组卷 | 8卷引用:广东省深圳市光明区高级中学2022届高三普通高中毕业班模拟测试(一)历史试题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人有多元、复合的特征,故人文关怀必须通过多方位多角度的途径来实现,子曰:“克己复礼为仁”,实现“礼之用,和为贵”,构建一种全面的和谐关系体现对人的整体关怀,进而实现对整个社会的人文关怀。以“仁爱”为出发点与核心,将“孝”定为伦理的起点,以“中庸”为方式构建良好人际关系,培养“浩然正气”,提高个人修养,养成高尚道德情操。传统文化还尊重人的自主性,老子认为“道法自然”,在人与自然的相互依存与相辅相成中实现精神自由与灵魂安顿,以“仁民而爱物”之心,实现“天下一家,万物一体”的博爱情怀。

——摘编自杜喆《中国传统文化人文关怀思想研究》

材料二   对个人命运、价值和尊严的关注是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者一种最基本的信念。西方人文主义者力图以科学和理性来反对中世纪独断主义的封建神学,以解放神学统治下的人和自然。他们从反对神学对人的统治出发,追求现实的人生幸福,要求恢复人的各种权利,他们把神权与人权对立起来,认为只有推翻封建神权的统治,才能彻底解放人自己。他们强调个体的自由,注重个人的奋斗和个人的权利,私人的权利和财产神圣不可侵犯。彼得拉克说:“我不想变成上帝,我自己是凡人,我只要求凡人的幸福。”在对待人与自然的关系上,西方人文主义强调以人的欲望、要求作为出发点,对自然采取征服、掠夺的方式,强调“天人相争”的观念。

——摘编自杨春苑、李春荣《论西方人文主义》


(1)根据材料一,概括中国古代人文关怀的特点。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西方人文主义与中国古代人文关怀的不同之处,并分析原因。
(3)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古代中国人文关怀和近代西方人文主义的共同价值。
首页4 5 6 7 8 9 10 11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