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72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宗教改革后,新教伦理把获得财富视为上帝对于选民的期望,不仅鼓励人们通过勤奋劳动获得财富,而且把劳动获利看作是远离罪恶和堕落的手段之一。这体现了宗教改革运动
A.形成了因信称义的观点B.反映了资本扩张阶段的罪恶
C.推动了资本的原始积累D.打破了天主教会的精神垄断
2 . “他承认人为万物尺度,同时认为是理性而非感觉才是人最重要的品质。反对真理的相对性,他认为人们能够发现独立于人类欲望之正确和公平的恒久原则。在教育方法上,他反对死记硬背,而是不断地提出问题让人们去思考。”下列属于材料中“他”主张的是(     
A.人的感觉是万物尺度B.人非达到目的的工具
C.教育能使人认识美德D.法律是理性的体现
2021-11-01更新 | 401次组卷 | 62卷引用:安徽省濉溪县濉溪二中,孙疃中学,临涣中学三校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题
3 . 从中古时期到1400年间,中欧和西欧的所有文学都是用拉丁语来写作的,但到15世纪时,地方文学和民族语言兴起,如英语、法语、日耳曼语已经形成,同时民族文学也渐渐兴起。这些现象的出现
A.动摇了基督教会的统治地位B.为民族国家的兴起创造了条件
C.成为拉丁语衰败的根本因素D.直接推动了城市自治运动兴起
4 . 有学者认为:中国在明清时期就出现早期启蒙思想,欧洲17、18世纪也产生启蒙思想,但前者是中世纪末期的产物,而后者是近代社会的宣言书。后者被看成是“近代社会的宣言书”主要是因为
A.推动了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爆发B.促进了亚洲国家的社会改革
C.规划了资本主义的政治蓝图D.为法国大革命作了充分准备
2021-10-11更新 | 551次组卷 | 28卷引用:安徽省巢湖市柘皋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5 . 彼特拉克说:“我不想变成神,或者居在永恒中……属于人的那种光荣对我就够了。这是我祈求的一切,我自己是凡人,我只要求凡人的幸福。”以上观点反映了
A.反对基督教神学统治的要求B.肯定人们对现世生活的追求
C.统治者强化世俗王权的愿望D.个人私欲膨胀和泛滥的趋势
6 . 1513年,德意志科隆市民向市政厅提出154项要求书,包括要求限制教会神职人员的特权,如:主教、修道院长的亲属不得任市政厅官员,神职人员犯法与平民同罪,神职人员必须纳税,神职人员不得借宗教活动向教徒索费等。这些要求反映了市民
A.废除宗教信仰的诉求B.改革教会的强烈愿望
C.建立新型政治的追求D.发展民族经济的主张
7 . 智者学派、苏格拉底和柏拉图共同之处是,其思想都
A.体现了人文主义的本质B.都为维护奴隶主统治服务
C.主张实行财产等级制度D.借助神话解释认识上的疑惑
2021-08-11更新 | 105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芜湖市无为仓头中心学校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1517年,传教士马丁·路德揭破赎罪券的欺诈,宗教改革像野火一样烧遍欧洲,教徒自读白话文《圣经》,直接跟上帝交谈,不要教会做中介。材料反映了这场宗教改革
A.否定信仰上帝B.主张废除教阶制与宗教仪式
C.挑战教会权威D.极力宣扬《圣经》至高无上
2021-07-17更新 | 525次组卷 | 34卷引用:安徽省安庆市怀宁县第二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15世纪中期前后,一股奢靡之风在意大利弥漫开来,教皇克雷芒五世继位时的贺宴花费了1.5万金币;在城市贫民极少吃肉的情况下,佛罗伦萨每年要消费掉4千头公牛与牛犊、6万头羊羔和绵羊、2万头山羊、3万头猪。当时这股“奢靡之风”出现的思想根源在于
A.理性主义的两面性B.宗教改革的局限性
C.智者运动的庸俗化D.人文主义的极端化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在文艺复兴时期,出现了一种新式的房间:一个小小的私人空间。在那里,受到良好教育的绅士和淑女会以书为伴,寻觅属于自己的安宁。这种新式房间的出现
A.说明收藏书籍成为时人共识
B.凸显人的个性独立和自我发展
C.说明男女平等的观念得到认可
D.表明教育已经得到了普及
首页2 3 4 5 6 7 8 9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