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73 道试题
1 . 马丁·路德一再指出,通过学习《圣经》,人们可以发现教皇制度是“一种虚假的、有害的、亵渎的、傲慢的权力”,并提出把《圣经》的解释权交给普通人。可见,马丁·路德
A.主张人们放弃信仰天主教B.倡导建立世俗的民主教会
C.认为世俗世界与教会无关D.具有鲜明的人文主义精神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有学者指出:“文艺复兴的产生不能脱离中世纪在各个领域内所取得的成就,当然它并不是这些方面的简单的数的增长,而是有了质的变化。”这里的“质的变化”是指
A.弘扬了资产阶级的思想与文化B.复兴了古希腊罗马文化
C.宣扬了中世纪天主教会的思想D.宗教信仰与抨击专制相结合
2021-01-13更新 | 461次组卷 | 16卷引用:安徽省六安市舒城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3 . 15世纪,英国出版商卡克斯顿出版了大量书籍。为吸引买家,他称某本书是"王子、领主、男爵或骑士"的必读书,同时还会加上适合"所有普通人"的字样。大众读者甚至可以和贵族们拥有同样的书籍。这反映出
A.社会等级观念的消除B.宗教改革运动的推动
C.欧洲人文精神的复苏D.现实主义文学的流行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4 . 柏拉图在谈及雅典民主制度时说:“所有这一切总起来使得这里的公民灵魂变得非常敏感,只要有谁建议稍加约束,他们就会觉得受不了,就要大发雷霆。到最后像所知道的,他们真的不要任何人管了,连法律也不放在心上了。”这表明柏拉图(     
A.认识到雅典民主制的弊端B.主张精英分子管理国家
C.批判公民行为危及城邦安全D.抨击雅典法律形同虚设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古希腊著名哲学家苏格拉底认为,社会中的人应该具备美德,最高的知识就是人们内心深处的道德知识。他强调
A.人是万物的尺度B.美德即知识
C.水是万物之本原D.人生而平等
6 . 欧洲启蒙运动时期,中国历史文化通过多种渠道传入欧洲,“中国热”一度在欧洲流行。不少思想家在其著述中论及中国历史文化。伏尔泰、狄德罗、孟德斯鸠等都曾对中国古代政治、法律制度和思想道德等高度评价过。这些充分说明
A.中西文明互鉴始于启蒙运动B.欧洲热衷学习传统儒学
C.文明交流有益于思想的发展D.中国文化理性色彩浓厚
7 . 16世纪初德意志的伊拉斯莫在《愚人颂》中写道:“他们不识字,因此他们把不读书看做是最大虔诚。当他们在教堂中像驴叫似的高声朗诵圣经时,他们只记住它的词句,并不理解其意义,但是他们以为他们正是把最润滑的香油抹于上帝的身上了。”对这段话解读错误的是
A.辛辣讽刺了教士的愚昧无知B.大胆揭露了天主教会的黑暗
C.是文艺复兴转向高雅的体现D.为宗教改革奠定了一定基础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在伦理观上孟子主张“性本善”,苏格拉底也认为“善是人的内在灵魂”。为了扩充人的善性,他们认为最重要的方式分别是
A.仁政和道德教育B.王道和民主政治
C.加强专制和自我节制D.实行人治和法制
2020-11-20更新 | 328次组卷 | 100卷引用:安徽省阜阳市成效高中2017—2018学年第一学期高二年级第一次调研考试历史试卷
9 . 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启蒙运动是西欧向近代社会迈进时期发生的三次重大思想解放潮流,它们在历史作用上的一致性主要表现在(     
①发展了人文主义②冲击了天主教会的束缚       
③抨击了封建君主专制④促进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发展
A.①②④B.①②③C.①②③④D.①②
2020-11-20更新 | 431次组卷 | 123卷引用:安徽省滁州市定远县民族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10 . 德国哲学家康德曾评价伏尔泰和卢梭:“伏尔泰结束了一个旧时代,而卢梭则开辟了一个新时代。”“当伏尔泰还在为文明与愚昧无知而战斗时,卢梭却已经在痛斥这种人的文明了。”材料指出卢梭相比于伏尔泰思想上最大的不同点是
①抨击封建专制制度   ②提出三权分立学说   ③提出社会契约论   ④提出人民主权说
A.①②③B.②③④C.③④D.①④
2020-11-19更新 | 95次组卷 | 18卷引用:安徽省定远重点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首页6 7 8 9 10 11 12 13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