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1 道试题
1 . 马丁·路德认为“自然界不是此岸可诅咒的东西,而是上帝的杰作,是人应该关注的对象”;加尔文宣称“自然科学实际上不受神学规范的束缚,甚至鼓励对自然界作出科学的研究”。据此可知(     
A.自然科学冲破了神学的束缚B.新教呈现宽容理性的一面
C.新教教派鼓励自然科学研究D.自然科学与新教相互促进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柏拉图认为诗人的灵感来源于诗神,诗人只是接受赐予,传达神的指示。所以他强调要驱逐诗人,认为诗人给城邦公民带来过多的激情。这反映了柏拉图(     
A.认为理念是万物的本原B.关注的焦点是人类社会
C.重视人物质层面的需求D.强调理性思考的重要性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柏拉图认为,教育实际上就是城邦公共政治生活的一部分,因此教育的目的就是为城邦的公共政治生活培养有知识、有道德的公民,而道德教育就是对于公民意识的培养,以便使城邦的政治生活实现良序。据此可知,柏拉图
A.强调教育对美德培养的重要性B.其思想具有浓厚的民主意识
C.利用教育谴责道德沦丧的时弊D.认为教育应服务于城邦政治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4 . 在1857~1858年的经济学手稿中,马克思强调社会主义是法国大革命所发现的原则的彻底发展。恩格斯进一步说,社会主义是18世纪启蒙学者和法国大革命所提出的各种原则的彻底发展。马恩的论述主要基于,启蒙运动和法国大革命
A.对自由与平等的高度重视B.催生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
C.对封建专制批判最为彻底D.建立了无产阶级专政政权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宗教改革期间,加尔文教宣称,人应该完成上帝给予他在现世所处地位赋予他的责任和义务,为此,人们必须理性地生活;他们认为高利贷者和商人是以理性来生活的。这一思想
A.奠定了欧洲天赋人权的思想基础B.继承了古希腊理性主义传统
C.成为了资本原始积累的思想武器D.摧毁了天主教会的思想专制
2022-03-12更新 | 197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鲁山县第一高级中学2022届高三下学期开学考试文综历史试题
6 . 孟德斯鸠认为,“假如有一个君主,不但毫不使人民生活幸福,反而加以蹂躏和摧残,于是人民服从国君的基础立即丧失”。据此可知,孟德斯鸠
A.反对君主制度B.具有社会契约意识
C.强调个人自由D.主张实行三权分立
2022-03-02更新 | 94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平顶山市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7 . 1516年,人文主义学者伊拉斯谟首次将新约圣经的希腊原文付诸印刷,使天主教的一些传统教义受到了严重的挑战。对此合理的解释是
A.西欧社会生活由神性向理性转变B.宗教改革否定罗马教廷的权威
C.文艺复兴的开展推动了思想解放D.西方早期人文精神带有局限性
2022-03-02更新 | 34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平顶山市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8 . 有学者说“文艺复兴是向古希腊罗马的回归,是带有一种对世俗肯定性的快乐和自信。”此观点说明文艺复兴
A.摧毁了天主教的神学观B.恢复了古希腊罗马传统
C.不利于新兴文化的发展D.继承了古代的人文精神
9 . 16世纪初的德意志,《圣经》版本有14个之多,在这种局势下,马丁·路德将其译本统一为德语。路德版《圣经》一经问世便引发了社会民众的高度关注并带来了剧烈的反响。在1534-1570年间,仅维滕堡一地,印数就达到10万册。据此推知,马丁·路德此举
A.增强了德意志民族凝聚力B.推动民众确立了对上帝的信仰
C.使德国完成国家统一大业D.清除了教会对世俗政权的影响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在苏格拉底看来,趋善避恶是人的本性,没有人志愿追求恶或他认为恶的东西,是行善还是作恶,关键取决于他的知识。这说明,苏格拉底
A.希望重建城邦社会公德B.倡导人应该具备美德
C.反思人在社会中的地位D.对人性本身进行研究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