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 . 柏拉图(前427—前347)认为国家的统治者应该由哲学家——所谓的"哲学王"来担任,因为"哲学王"最富有智慧,最具正义感和理性。这一思想产生的背景是
A.雅典民主政治的弊端暴露B.雅典民主处于鼎盛时期
C.政治民主化改革尚未完成D.贵族与平民的矛盾激化
2 . 13世纪初,教皇英诺森四世要求司祭劝告教民对穷人慷慨,成为一个热情好客又善良的施善者。但到15世纪,教会法学家主张强制性济贫,若教民拒绝给予施舍,则将受到主教的谴责并强制执行。这种变化的背景是
A.教会慈善救济权威彰显B.城市工商业的发展
C.“教随国定”原则的确立D.政教合一国家形成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十六世纪不仅很熟悉这一切丑恶的现象,并且也对人文主义者这一类型的人物越来越厌倦。这些人不能不为他们所犯的罪恶和此前落在他们头上的过分的荣誉而付出代价。他们的恶运要求那个国家的最伟大的诗人以一种冷静的和极度轻蔑的声调来描绘他们。”这段话旨在说明当时欧洲
A.文艺复兴的衰败已不可避免
B.人文主义者崛起的原因
C.宗教改革带给人们新的希望
D.民众充满悲观厌世情绪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古希腊一些学者认为,城邦起源于人的“自保的要求”,正义、美德应该属于所有的人,法律和道德只有对人有好处时才能存在,才是真理。他们还认为,法律不是自然存在的,是人为产生的,是由僭主制定的,法律的强制性违背了人的自然天性。这些学者
A.肯定了人的重要性
B.重在论述法律制定应符合人的天性
C.阐述了社会契约论
D.正确分析了城邦制起源的历史原因
2017-02-24更新 | 380次组卷 | 18卷引用:2019年新疆奎屯市第一高级中学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