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2 道试题
1 . 某一时期,欧洲建筑的主题由宗教走向人生,由寺院转变为宫室,古典柱式再度成为建筑构图中的主题。这一变化发生于
A.亚历山大帝国时期B.文艺复兴时期
C.法国大革命时期D.工业革命时期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英国在17世纪涌现出一批启蒙思想家。弥尔顿(1608—1674年)提出人民主权论,霍布斯(1588—1679年)提出国家起源“契约说”,洛克(1632—1704年)主张三权分立。由此可以推知
A.政治斗争推动思想领域变化B.英国启蒙运动受到法国影响
C.殖民扩张推动思想领域变化D.美国独立推动英国启蒙运动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下表所示为古希腊部分哲学家及其主张。表中信息反映了古希腊哲学
哲学家主张
泰勒斯(约前624~前546年)水是万物的本原
赫拉克利特(约前544~前483年)火是世界的本原,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
苏格拉底(约前469~前399年)有思想力的人是万物的尺度

A.具有唯物主义特征B.推动了民主政治发展
C.研究视角不断变化D.奠定了西方哲学基础
4 . 16世纪以前,欧洲天主教徒的洗礼通常只有教士才能实行。但16世纪以后,在德意志的一些地方洗礼则常常由一个俗人来进行。这一变化
A.表明路德派简化了宗教仪式B.导致人们摆脱了宗教的束缚
C.说明教会的权威被彻底打破D.彰显了因信称义的宗教理念
5 . 中世纪的西欧,基督教成为欧洲封建社会的支柱。随着世界历史的发展基督教一统天下的局面被打破,民族国家的建立给基督教注入了民族特性,基督教在西欧民族主权国家建立之后与世俗政治相结合。这种变化的主要影响是
A.严重削弱了人们对基督教的信仰B.推动着西方宗教改革运动的开展
C.利于增强民族主权国家的政治权威D.极大地降低宗教在社会中的地位
2021-06-02更新 | 112次组卷 | 4卷引用:湖北省鄂东学校2020-2021学年高一5月联考历史试题
6 . 17、18世纪西欧的资产阶级力量日益壮大,握有维厚的经济力量。英国完成了资产阶级革命后,国王的权力受到更大的限制。这一变化引起了欧洲其他国家的广泛关注.为了推翻封建“旧制度”,资产阶级必须制造舆论。在这种要求下欧洲
A.文艺复兴运动兴起B.宗教改革拉开帷幕
C.近代科学开始兴起D.启蒙运动应运而生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中世纪的欧洲,父母给孩子们起名字,大多取自圣经中的人物或基督教的圣哲,十五世纪后,按民间喜好起名蔚然成风,如“戴安娜”、“朱莉亚”等,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欧洲人放弃基督教信仰B.人性觉醒冲击神权统治
C.宗教改革解放人们思想D.启蒙运动推动社会进步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英国历史学家奥黛指出:“16、17世纪的西欧社会,见证了现代民族国家的形成,从封建制度到资本主义制度的过渡,平信徒在宗教生活中自主地位的提高。”其意在强调
A.西欧国家逐渐进入资产阶级革命时代B.宗教改革推动社会层面变化
C.西欧具备了向近代化转型的必要条件D.启蒙思想在西欧的广泛传播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在德意志传统社会,父亲和丈夫在家庭中拥有至高无上的主宰权。宗教改革期间,马丁·路德提出“上帝创造了男人和女人,因此男人不应该轻视或嘲笑女人”。渐渐,妻子们的地位发生了改变:在仆人们眼中,他们与男主人拥有相同的地位。这一变化表明宗教改革
A.实现了男女平等B.瓦解了神权政治
C.摧毁了等级制度D.促进了妇女解放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17世纪时,德国媚法之风盛行,法国文化痕迹随处可见;到了18世纪末19世纪初,在康德、哥德等人努力下,德国在哲学、文学等方面取得了丰硕成果,历史学家兰克认为“德国……去.发展与法国人完全不同的文化和政治制度”。这一变化说明德国
A.对法国文化入侵的不满B.工业化促进文化事业的繁荣
C.成为欧洲科技文化中心D.启蒙运动促进民族意识增强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