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13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 . 在15世纪,斯特拉斯堡(今法国东北部城市)的印刷出版物中50%以上属于宗教书籍,10%属于古典书籍。从1500年到1520年,在该市的印刷出版物中古典书籍上升到总数的33%,而与宗教相关的书刊下降为总数的27%。对上述变化的最佳理解是
A.人文主义精神昌盛
B.西欧人不再信仰宗教
C.学者推崇古典作品
D.中国印刷术引入欧洲
2 . 从文艺复兴时期到17世纪,人文主义者都把成为“皇家顾问”(向君主及其大臣建言)作为追求。而启蒙运动者则把自己看成是“公众舆论”的引导者,希望通过影响人民大众,制造并指挥舆论来引导当权者。这一变化说明
A.文艺复兴提倡君主专制
B.文艺复兴主张因信称义
C.启蒙运动重视公共意志
D.启蒙运动抛弃人文主义
2019-05-08更新 | 312次组卷 | 16卷引用:江苏省南通市通州区、海安市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3 . 在中世纪,理想的人应该是自卑、消极,无所作为的,人在世界上的意义不足称道;文艺复兴发现了人和人的伟大,肯定了人的价值和创造力,提出人要获得解放个性,应该自由。这种变化实际上是提倡
A.极端的个人主义
B.以人为中心的理念
C.主权在民的思想
D.反对专制王权和神权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启蒙运动时期,某一学说的灵感来源于生物学中的生机论学说。生机论不是把有机体看成机器,而是视之为力求维持动态平衡的不断变化的实体。该学说的核心思想是
A.人民主权
B.社会契约
C.天赋人权
D.分权制衡
2019-06-13更新 | 151次组卷 | 20卷引用:【省级联考】新疆维吾尔自治区2018年6月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试题卷
5 . 中世纪的绘画只能围绕着《圣经》的故事来表现,耶稣、圣母、天使和圣徒的姿态、表情都是固定的。达·芬奇《最后的晚餐》中的人物,包括耶稣,都没有圣光,取而代之的是自然的窗口光;所有人的形态与常人无异。这一变化反映了
A.宗教绘画技法的改变
B.绘画摆脱了宗教题材
C.绘画揭示了自然人性
D.科学方法融入了艺术
2019-06-09更新 | 267次组卷 | 20卷引用:浙江省金华市云富高级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3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6 . 14世纪时,意大利的新锐作家多以“教会活动”和“教士生活”为背景进行创作。到了16世纪,莎士比亚等作家的作品越来越多地从“市民纠纷”“市场交易”等场景展开叙事。该变化说明人文主义日益
A.减少传统约束
B.融入市井生活
C.助推商品经济
D.推动物质追求
2013·上海·高考真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真题 名校
7 . 在15世纪,斯特拉斯堡(今法国东北部城市)的印刷出版物中50%以上属于宗教书籍,10%属于古典书籍。从1500年到1520年,在该市的印刷出版物中古典书籍上升到总数的33%,而与宗教相关的书刊下降为总数的27%。对上述变化的最佳理解是
A.人文主义精神昌盛B.天主教地位有所下降
C.学者推崇古典作品D.中国印刷术引入欧洲
2019-01-30更新 | 1580次组卷 | 23卷引用:专题04 欧洲的思想解放运动:宗教改革-2019-2020学年高一历史中外历史纲要下册核心课节真题汇编
2013·上海·高考真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真题 名校
8 . 15至16世纪发生的一系列重大变化,如君主专制的建立、文艺复兴运动的发展和宗教改革的兴起等显示了
A.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B.西欧社会的转型
C.国际政治体系的初建D.整体世界的形成
2019-01-30更新 | 1347次组卷 | 34卷引用:2019-2020学年高一历史新人教版必修2019《中外历史纲要下》课时同步练习:4.8 欧洲的思想解放运动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9 . 在哥伦布之前的航海活动,大多为沿着大海沿岸的短途航行,哥伦布西航之后,欧洲许多国家纷纷组成探险船队,去探知辽阔的海域。这一变化出现的背景是
A.欧洲人传统观念的改变
B.西欧人对外殖民的开展
C.欧洲与世界联系的加强
D.欧洲国家间的殖民争斗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10 . 14世纪以后,无论是佛罗伦萨、威尼斯,还是米兰、罗马,城市中教堂及其他宗教性建筑退居次要地位,大型的世俗建筑成批出现,如大型城市广场、图书馆、博物馆等。这一变化说明
A.新航路开辟,使人类从分散走向整体
B.宗教改革,封建教会势力被打击
C.文艺复兴,人文主义思想广泛传播
D.商品经济发展,完成城市化进程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