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43 道试题
1 . 伏尔泰说:“我读孔子的书籍,并做笔记,我觉得他所说的只是极纯粹的道德,既不谈奇迹,也不涉及玄虚”。由此推测,伏尔泰认为孔子( )
A.思想和“理性”有相通之处
B.反对迷信和宗教狂热
C.强调通过道德感化治理国家
D.肯定人的价值和尊严
2 . 法国思想家博丹(1530—1596年)在《国家论》一书中系统地提出了关于国家的理论,认为国家起源于家庭,众多的家庭为了共同利益和防卫需要而最终结合起来,共同接受一个主权,即国家,该主权应由君主享有。这一思想(     
A.冲击了天主教会的权威B.肯定了人的价值和尊严
C.体现社会契约论的观点D.追求建立君主立宪制度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3 . 苏格拉底所言“自制”是指,人应该分清好坏,判别优劣,趋利除弊,弃恶从善,做一个有知识、有智慧、有良知,于己于人于社会皆有价值的人。由此可知,苏格拉底(       
A.批判宗教神学的危害B.摆脱了传统思想的束缚
C.强调人的价值和尊严D.注重对人性本身的研究
2022-11-15更新 | 115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西安市32校联考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源于古典时代的狂欢节,在15世纪的意大利城市居民中得以复兴,当时人们或纵酒饮乐、装神弄鬼、嘲讽当局,或男扮女装、表演走钢丝等。这主要反映了(     
A.人们对理性主义的悲观失望B.西方人文主义的逐渐觉醒
C.人们对基督教会神学的厌弃D.自我救赎的价值得到肯定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卢梭在《论科学与艺术》一书中写道:“科学不仅没有促进精神进步,反而导致了道德沦丧。”此时他已意识到,启蒙运动的弊端就在于没有意识到道德价值对科学理性具有基础性的建构意义。这表明卢梭
A.对理性王国极度失望B.强调公民素质的重要性
C.夸大了科学的消极性D.对启蒙运动进行了反思
6 . 莎士比亚在诗集中,把时间描述为一把无情的镰刀,天下万物都难躲过,相比末世论时间观带来的对死亡的恐惧,他认为人类生命尽管是短暂的,但人创造出来的价值却可以抵抗时间的侵袭。这一观念(       
A.否定基督教会的权威B.突出了理性至上的原则
C.导致享乐主义的盛行D.顺应了资产阶级的要求
7 . 在古希腊,从事绘画和雕塑的艺术家通常被视为卑下的体力劳动者。14世纪起,艺术家们开始受到重视,艺术家的价值和尊严得到肯定。这一现象
A.得益于人文主义的传播B.推动了商品经济的发展
C.否定了教会的统治权威D.造就了文学艺术的滥觞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在古希腊悲剧中,往往是主人公虽然追求自由和自我价值,但受控于命运而致结果凄惨。民众在观剧中会不由自主地产生怜悯之心和对生命的敬畏之心,进而思考如何才能摆脱这种悲剧性命运。这反映了古希腊悲剧
A.是西方人文精神的源头B.强调故事情节的丰富
C.是商品经济发展的产物D.促使自我意识的觉醒
2022-05-05更新 | 202次组卷 | 16卷引用:山东省邹城市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9 . 古希腊的普罗泰哥拉认为,由于每个人的经验使他相信看上去是真实的东西,所以“一切皆为真实”;智者学派的另一位代表高尔吉亚论证了“一切皆为虚妄”的观点,除了个人能感觉到的事物以外无物存在;若有独立于个人感觉之外的任何事物存在,则也是永不可知的。据此分析,两人的观点
A.体现出世界观的矛盾与对立B.肯定个人感觉现象的虚无
C.均具有否定理性思维的倾向D.主张树立人的权威和价值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苏格拉底主张:凡是为一个人的理智所宣判为错误的东西就不应该去想,不应该去做,哪怕受到当权者或任何法庭的强迫,也要不惜任何代价予以抵制。这一主张(     
A.宣传自由探索的理性精神B.说明苏格拉底重视道德
C.服从城邦与珍视自由有机结合D.以个人感受作为价值标准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