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086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文艺复兴时期,许多意大利艺术家不仅仅从事绘画和雕塑,他们也从事工程师性质的业务,这些工作常需要解决复杂工程力学和机械学的问题。据此可知(     
A.文艺复兴推翻了传统建筑思维
B.文艺复兴以自然科学为核心
C.近代科学最早产生于建筑领域
D.文艺复兴助推近代科学兴起
2022-07-14更新 | 87次组卷 | 2卷引用:山东省泰安市新泰市第一中学(老校区)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二次段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卢梭认为,人生而是自由的,国家只能是自由的人民自由协议的产物,如果自由被强力所剥夺,则被剥夺了自由的人民有权革命,以强力夺回自由。由此可知,卢梭意在主张(     
A.人民主权不可让渡B.以民主共和制代替封建制
C.君民之间自由平等D.利用契约保障个人的权利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马丁·路德把《圣经》翻译为德文时,常为寻找一个含义清晰、读音顺口的词汇走街串巷,也谨慎地从不同地区使用的德语中选用词汇。经由马丁·路德加工的德语,很快便流行全国,成为人们共同的书面语言。这一现象(     
A.推动了民族意识的萌发B.奠定了宗教改革的群众基础
C.结束了德意志政治分裂D.促进了古典文化的广泛传播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4 . 16世纪,德意志许多宗教人士都强调教会信徒识字的重要性,通俗版《圣经》也迅速普及。到19世纪,德意志地区民众的识字率比很多天主教国家要高。这一现象反映了德意志地区(     
A.教育水平领先欧洲B.民族意识开始觉醒
C.教会权威受到质疑D.宗教改革成效显著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5 . 中世纪时,英国乡绅将子弟送往牛津大学和剑桥大学主要是为培养神职人员。而到15世纪,乡绅将子弟送到大学,主要学习对世俗职业有用的知识,如逻辑学、哲学、数学、医学以及民法等。这反映出英国(     
A.人文主义思想传播B.宗教改革成效显著
C.阶级分化不断加剧D.高等教育欧洲领先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6 . 陈乐民先生在介绍西方民主政治发展历程时,勾勒出一条发展脉络:《大宪章》——洛克的思想——《权利法案》——“宗教宽容”——美国的《独立宣言》——法国的《人权宣言》。这一发展脉络体现了西方对(     
A.专制王权的制约B.宗教思想束缚的抗争
C.天赋人权的践行D.人类共同理想的思考
7 . 1506年在罗马出土的古代雕塑《拉奥孔和他的儿子们》,刻画了特洛伊祭司拉奥孔与神抗争而被巨蛇缠死的情形。经鉴定,此雕塑是公元1世纪罗马博物学家普林尼在他的《自然史》中所记述的作品。雕塑技巧高超,获得极高赞赏。作品获得赞誉的原因是(     

①体现了意大利人对国家统一的渴望
②属出土文物且有相关文献史料印证
③肯定人的价值,反映了时代的需求
④启蒙运动对于思想的解放推动明显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8 . 图1—图3是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文学三杰”的代表作品,他们作品的共同点是(       
A.宣扬人性自由B.挑战教皇权威C.反对宗教信仰D.构建理性王国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在王权与教权的斗争中,马丁·路德在德国皇帝的支持下,将圣经翻译成了德语,这标志着从此以后,德国的普通知识分子也可以读懂圣经。这一做法(     
A.推动了德意志国家统一B.完善德国公共教育体系
C.消除教会在德国的影响D.促进德国民族意识觉醒
10 . 一些人指出,文艺复兴时期朱利亚诺·布贾尔迪尼所画的《修女服》中出现了两类截然相反的文化表征:一类趋于世俗化,另一类保持神圣化。这些旨在说明《修女服》(       
A.深受自由主义思潮的影响B.渗透宗教改革的理念
C.呈现新旧交织的时代特征D.蕴含人人平等的精神
首页3 4 5 6 7 8 9 10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