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8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18世纪的欧洲堪称法国之欧洲。当时一股前所未有的“法语热”风靡除了英国之外的几乎整个欧洲。就连一些并无特长的法国人,仅仅因为会说法语,亦纷纷被各国的富商巨贾请入家中担任家庭教师。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是
A.法国启蒙运动的成就显著并顺应了时代潮流
B.法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水平高居欧洲首位
C.欧洲各国对法国大革命成功实践的普遍推崇
D.民主共和制得到了欧洲各国民众的普遍认同
2018-11-19更新 | 340次组卷 | 17卷引用:内蒙古通辽市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有学者认为,宗教改革涉及上帝观、自然观和人性观三个层面的重大转变,都直接或间接地为近代科学之树的破土而出松动了土壤,输送了营养。其含义是指宗教改革
A.为近代科学发展消除了体制障碍
B.为近代科学产生奠定了思想基础
C.从根本上消除了科学与宗教对立
D.直接呼唤了科学革命时代的到来
3 . 有学者说“启蒙运动带来了新的思维方式,传播到全世界,结果全世界都改变了思想方法。”这种“新的思维方式”是指
A.三权分立
B.天赋人权
C.理性主义
D.社会契约
2018-01-19更新 | 371次组卷 | 19卷引用:内蒙古通辽市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4 . 孟德斯鸠曾不止一次用渔网的比喻来解释“政治自由”:在一个治理良好的政府下,人民处于法律之下,尽管像鱼身处渔网之中,却相信自己是自由的。这反映了他
A.提倡受法律保护的自由
B.推崇分权制衡下的民主
C.主张推翻封建专制制度
D.强调政治自由的重要性
2017-11-16更新 | 679次组卷 | 37卷引用:内蒙古通辽市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5 . 德国文学家海涅把马丁・路德称为“一个由天意选中出来粉碎罗马霸权的贫苦修道士”。主要理由是马丁・路德推行的宗教改革
A.抵御了罗马帝国的侵略扩张
B.破除了天主教会的精神独裁
C.突出了人的主体意识和精神
D.建立了不同以往的现代宗教
2017-10-10更新 | 352次组卷 | 25卷引用:内蒙古通辽市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宗教改革早期,路德不赞成在学校中教授德语。但此后,他一改原有的主张,积极推行用德语传教,并亲自把《圣经》翻译成德文。这一变化
A.彰显反专制和求民主的时代精神
B.激起德意志民族反天主教会风潮
C.否定《圣经》地位和上帝的存在
D.消除教会神权对世俗领域的禁锢
2017-08-22更新 | 194次组卷 | 22卷引用:内蒙古通辽市奈曼旗实验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7 . 13世纪后半期,佛罗伦萨市政府决定扩建一座小而简陋的教堂,并专门发布公告称,教堂要与“佛罗伦萨的众多市民的意志结合而成的高贵的心灵相一致”。这反映出,当时佛罗伦萨
A.工商业阶层成长壮大B.人文主义广泛传播
C.教会权威进一步提升D.新教理论初步形成
2017-07-18更新 | 5318次组卷 | 153卷引用:内蒙古通辽市开鲁县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8 . 下列关于1832年英国议会改革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改革的根本原因是工业革命     
② 工业资产阶级经济实力强大,强烈要求参与政权管理
③ 工业资产阶级在国会取得了优势
A.①②B.②③C.①②③D.①③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