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30 道试题
1 . 1727年,德国哲学家布尔芬格尔出版了《由儒家典籍所见的政治与道德的学说及其实例》。该文表达了作者对中国德治主义的向往,并称誉中国是一方乐土,中国的众王皆为真正的哲学家。作者此举旨在
A.吸收儒家精神以提高王权地位B.传播儒家思想以促进社会改革
C.推进宗教改革以建立民族国家D.鼓吹王朝战争以完成国家统一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2 . 1764年,德意志思想家卡贝利亚在《论犯罪与刑罚》中指出:法律的基本宗旨应是保卫社会秩序而不是报复犯罪,法律应该永远以“最大多数人的最大快乐"为目的。该思想
A.旨在为资产阶级法律辩护B.丰富了启蒙思想的内涵
C.宣扬了法律的公平正义性D.批判了封建法律的黑暗
3 . 达·芬奇把艺术创作与科学探索相结合,创作了如图所示的30多幅人体解剖手稿。这些作品
A.催生了资本主义萌芽B.彰显宗教改革的影响
C.标志着近代科学兴起D.体现了人文主义精神
4 . 17世纪后欧洲出现了一批不依附于传统神学院的独立学院,如伦敦的皇家学会、巴黎科学院、柏林科学院等等。这些学院的设置
A.阻碍了近代科学的兴起B.复兴了古希腊罗马文化
C.破除了西欧的宗教信仰D.有利于启蒙思想的传播
2021-09-08更新 | 128次组卷 | 1卷引用:黑龙江省牡丹江市第十五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5 . 伏尔泰曾说:“当你睡到第二天醒来时,你的财产还和昨天一样,没有丝毫变动;当你若有所思,你有权发表你的一切想法。”这说明伏尔泰主张(     
A.教皇赋权B.天赋人权C.开明专制D.君主立宪
6 . “发现世界”和“发现人”最早的事件分别是(     
A.新航路开辟     文艺复兴B.早期殖民扩张   文艺复兴
C.工业革命        启蒙运动D.新航路开辟       宗教改革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文艺复兴时期拉斐尔的《西斯廷圣母》,圣母的形象端庄而朴实。达·芬奇的《圣母、圣婴与圣安妮》,圣母更像一位村妇,也是赤脚。米开朗基罗的雕塑《哀悼基督》,作品中的圣母形象,典雅而沉静,俯视着死去儿子的身体,表现出无奈与痛苦。这些作品
A.鼓励民众崇尚朴素生活B.宣扬人类是万物的主宰
C.以宗教题材否定基督教D.提倡回归人的自然属性
2021-09-06更新 | 536次组卷 | 18卷引用:黑龙江省绥化市明水县第一中学2022届高三11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16世纪以后,欧洲大学由原来主要集中分布在地中海地区扩展到东欧、北欧等整个基督教世界。在北欧和中欧,由天主教以外的其他教派创立的高等教育机构也大量出现。这种现象
A.缘于思想解放不断深入发展B.促使欧洲高等教育得以普及
C.为宗教改革提供了理论基础D.说明理性主义思想开始兴起
9 . 法国雕塑家罗丹(1840—1917年)面对一些人物塑像时说:“卢梭目中含有无限精微的气息,那是18世纪诸人物的共同性格,他们批评从古以来天经地义的道理”。罗丹所说的“共同性格”是指
A.反对君主专制B.强调社会契约C.主张主权在民D.倡导开明君主实行立宪
10 . 16世纪欧洲宗教改革的先驱是
A.马丁·路德·金B.马丁·路德C.加尔文D.圣马丁
2021-08-09更新 | 278次组卷 | 2卷引用:黑龙江省牡丹江市第三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理)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