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7 道试题
1 . 17世纪初,“知识就是力量”这句口号一经提出,就在欧洲知识界获得了广泛的响应,这被视为向迷信、悲观、愚昧和无知发表的决战告示。这主要是因为,该口号(     
A.顺应了人文主义的时代思潮B.总结了启蒙运动的主要经验
C.消除了近代科学的发展障碍D.奠定了宗教改革的理论基础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意大利史学家布鲁尼(1369—1444年)在撰写《佛罗伦萨史》放弃了从上帝创世开始写作历史的手法,而是从佛罗伦萨建城开始,将注意力集中于当代的、现世的生活,力求从人以及个人的品德、性格中去挖掘历史运动的缘由。据此可知(       
A.文艺复兴运动推动了欧洲城市发展B.宗教改革冲击了基督教神学的统治
C.新航路开辟促进了人文精神的发展D.欧洲已经出现了人文主义叙史方式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3 . 16世纪初,大多数的意大利城市及一些国家都频繁地发生篡夺或谋反事件。……在这里再也看不到用来支持西方合法君主的那种带有宗教色彩的忠诚,而是个人的声望、才能和心机组成的叛乱。这一现象(     
A.促成了崇尚理性的思想潮流B.标志着文艺复兴运动的兴起
C.是过分推崇人文主义的结果D.预示资产阶级革命时代的到来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卢梭将人类社会分为“自然状态”和“文明社会”两种形态,他将“自然状态”隐喻为“漂泊在森林中的野蛮人”,称这是人类的“黄金时代”,但是人类一旦进入“文明社会”,人们受到“制度的束缚”,此时“异己性”就暴露无遗。卢梭的观点(     
A.控诉了工业革命对人的异化B.否定了社会进化的积极意义
C.体现了其对近代文明的恐慌D.反映启蒙运动自由平等思想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启蒙思想家们“不承认任何外界的权威,不管这种权威是什么样的。宗教、自然观、社会、国家制度,一切都受到了最无情的批判:一切都必须在理性的法庭面前为自己的存在作辩护或者放弃存在的权利。”这表明启蒙运动(     
A.否定教会绝对权威B.宣扬自由平等观念
C.推崇民主法治理论D.强调理性至上思想
6 . 14世纪初,欧洲资本主义萌芽产生。14世纪中期黑死病肆虐,天主教会企图通过祈祷和忏悔摆脱瘟疫,却无任何作用,受到了人们的质疑。人们在提倡人文主义的同时,建立了最早的隔离检疫制度,催生了现代生理学和医学,促进了社会的转型与发展。这体现了历史
A.特殊性和普遍性的联结B.曲折性和前进性的结合
C.偶然性和必然性的统一D.单一性和全面性的并存
2022-05-13更新 | 217次组卷 | 2卷引用:福建省漳州市2022届高三三模历史试题
7 . 欧洲启蒙思想霍布斯、洛克、康德和黑格尔关于人性的阐释有诸多不同,但都认为人性中包含着某种恶,即出于自然本性而有可能滥用自然权利。据此可知,他们
A.强调天赋人权B.重视法治精神C.主张民主共和D.提出三权分立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8 . 14到15世纪,方言史学在意大利兴起。其编纂内容以政治军事史为主,几乎均以史家所在城邦国家的治乱兴衰为写作对象,重点突出执政者和贵族在本邦历史发展中独一无二的地位。此时意大利方言史学
A.摆脱了神学对历史研究的禁锢B.体现了世俗世界的国家意识
C.抛弃了古希腊罗马的史学传统D.反映了资产阶级革命的潮流
9 . 马丁·路德的新教伦理已完全不同于天主教那种厌世主义的生活,而是“从入世生活和人群中体验到个人应有的正常情感和理性的重要和人生的真正幸福”。这说明路德新教
A.推动了宗教的世俗化B.开启了人类理性之光
C.表达了对平等的追求D.淡化了对上帝的信仰
2022-05-12更新 | 184次组卷 | 3卷引用:福建省2022届高三下学期新高考历史考前冲刺历史试题
10 . 18世纪,法国传教士巴多明曾多次向西方介绍冬虫夏草、三七、当归、阿胶等中药。他认为中国医学在治疗方面效果显著,但因为受儒家思想影响,在理论方面不如西方。他的观点得到伏尔泰等学者的肯定。这反映了
A.中西医药学互补交融B.西方社会掀起中国热潮
C.西方学者的理性精神D.儒学与启蒙思想的冲突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