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8 道试题
1 . 意大利科学家布鲁诺(1548-1600年)认为:宇宙的不动性在于它自身的不生不灭,是永恒的、不变化的,这鼓舞了人们“冲破上帝创造的那个宇宙的有限界限,奔向那个从来不是任何人创造而是永恒存在的无限辽阔的宇宙天地”。这反映出
A.人文精神与科学思想呈现相互促进与发展B.科学思想是对基督教神学思想的彻底否定
C.近代科学开端于布鲁诺提出的天文学知识D.科学思想促进了人文精神的进一步发展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在德意志传统社会,父亲和丈夫在家庭中拥有至高无上的主宰权。宗教改革期间,马丁·路德提出“上帝创造了男人和女人,因此男人不应该轻视或嘲笑女人”。渐渐,妻子们的地位发生了改变:在仆人们眼中,他们与男主人拥有相同的地位。这一变化表明宗教改革
A.实现了男女平等B.瓦解了神权政治
C.摧毁了等级制度D.促进了妇女解放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在文艺复兴运动时期,欧洲文学作品中的封建君主大多为正面形象,作家在作品中多有歌功颂德;而到了18世纪,君主在文学作品中则变成了腐朽、堕落的代名词。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欧洲文学流派的发展B.封建君主地位的下降
C.社会主流思想的转变D.天主教会统治的腐败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17世纪时,德国媚法之风盛行,法国文化的痕迹随处可见;到了18世纪末19世纪初在康德、歌德等人努力下,德国在哲学、文学等方面取得了丰硕成果,以致历史学家答兰克鼓吹道“德 国人是奉上帝之命去发展与法国人完全不同的文化和政治制度”。这一变化说明德国
A.工业化促进了文化事业的繁荣B.开始成为启蒙运动的中心
C.启蒙运动促进了民族意识增强D.十分不满法国文化的入侵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有学者指出:“文艺复兴的产生不能脱离中世纪在各个领域内所取得的成就,当然它并不是这些方面的简单的数的增长,而是有了质的变化。”这里的“质的变化”是指
A.弘扬了资产阶级的思想与文化B.复兴了古希腊罗马文化
C.宣扬了中世纪天主教会的思想D.宗教信仰与抨击专制相结合
2021-01-13更新 | 461次组卷 | 16卷引用:湖南省益阳市安化县第四高级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调研考试历史试题
7 . “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共同具有思想解放的性质,然而两者要实现的目标却有所差别。文艺复兴的目的在于走出中世纪,走向现代文明;宗教改革则是上层建筑领域的一场变革,目的在于开创现代意义上的民族国家”。这反映了
A.中世纪向近代社会转型的阶段性变化
B.文艺复兴为宗教改革奠定了思想基础
C.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作用领域的局限
D.两场运动在不同领域产生的特殊影响
2020-04-17更新 | 680次组卷 | 52卷引用:山东省日照国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下表是15世纪末至16世纪初法国斯特拉斯堡各类印刷出版物所占百分比的数据统计表。表中数据变化主要表明了
类别时间宗教书籍古典书籍(哲学、文学、艺术等)其他(占星术、几何、代数等)
15世纪末60%10%30%
16世纪初27%33%40%
A.宗教失去主体地位B.欧洲思想解放运动的展开
C.古典主义开始复兴D.法国成为宗教改革的中心
9 . 18世纪的法国,越来越多的人不再盲从统治者的说教,学会了用自己的头脑思考问题。这种变化的原因是
A.文艺复兴B.宗教改革C.法国大革命D.启蒙运动
2020-02-13更新 | 260次组卷 | 16卷引用:海南省三亚华侨学校(南新校区)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1348年,黑死病传遍欧洲,给整个欧洲毁灭性打击。佛罗伦萨如地狱一般,无计可施的市民只能举行盛大游行,向上帝忏悔,结果更多的人感染了瘟疫,无路可走的人们开始酗酒玩乐、日夜狂欢,用纵情享乐忘记身边的痛苦。这一变化
A.使罗马教会对欧洲的控制动摇B.促使人文主义思想的加速到来
C.体现了人民救助瘟疫能力有限D.导致了欧洲商路中心向西转移
2020-03-20更新 | 560次组卷 | 26卷引用: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罗定邦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