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58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2 . 卢梭在《社会契约论》中曾说:“当人民被迫服从而服从时,他们做得对;但是,一旦人民可以打破自己身上的桎梏而打破它时,他们就做得更对”。对此理解准确的是
A.揭示出人权与神权斗争永恒存在B.强调了政治权力要制约平衡
C.阐明了世俗统治者对权力的渴望D.体现了作者主权在民的思想
3 . 沙龙兴起于15世纪,原指装扮艺术品的房间。16世纪来传入法国,逐渐演变为聊天,玩纸牌和谈论文学与艺术的种场所。17世纪后期到18世纪,沙龙的话题由文学艺术转变为政治性的话题。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专制统治逐渐强化B.资产阶级革命的爆发
C.生产领域的大变革D.思想解放运动的开展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1520年8月,马丁·路德发表了《致德意志民族基督教贵族公开书》,并呼吁基督教贵族“应该发号施令,从此不准任何俸禄再落入罗马手中,并且以后一切委任都不得从罗马领受,所有的教士职位都应该脱离那暴虐的教皇,并且要恢复地方主教的职权”。马丁·路德此举意在
A.为德意志的宗教改革作准备B.推动西欧各国摆脱教廷的控制
C.确立新教路德派的合法地位D.促使德意志实现教会的民族化
5 . 15世纪末,达·芬奇通过解剖,对人体进行了认真细致的研究,并利用自己娴熟的绘画技巧将人体结构栩栩如生地描绘出来,他还发现了空气透视的原理,并将这一原理运用于绘画中,达到了更加生动的透视效果。这反映了
A.浪漫主义绘画展示人体美学B.人文主义文化蕴含科学意义
C.艺术家追求人体健美的姿态D.绘画否定了天主教神学理论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6 . 法国国王弗朗索瓦一世在1539年颁布维勒科特莱法令,要求全国所有法院的司法文件都必须用法语撰写,不得再用中世纪以来教士惯用的拉丁文。此外,以往由教会法庭审理的民事诉讼都改由国王法庭审理。这一措施
A.有利于新教在法国传播B.使法国摆脱了宗教神学束缚
C.强化了世俗王权的地位D.推动了自然法在近代的复兴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7 . 马丁路德在《圣经》翻译中充分吸收德意志中东部和中南部方言中的精华,使用地道的德语,而不是带有拉丁语色彩的德语。他的这一做法
A.摆脱宗教信仰的束缚B.维护封建贵族的特权
C.促进民族意识的觉醒D.冲击了君主专制统治
2022-05-09更新 | 424次组卷 | 5卷引用:黄金卷01-【赢在高考·黄金8卷】备战2023年高考历史模拟卷(江苏专用)
8 . 康德曾提出:“公众启蒙自己,确实很可能;只要允许他们自由,这还确实几乎是无可避免的;在为广大人群所设立的保护者们中间,也总会发现一些有独立思想的人。......通过一场革命或许很可以实现推翻个人专制以及贫婪心和权势欲的压迫,但却绝不能实现想想方式的真正改革,新的偏见也正如旧的一样,将会成为驾驭缺少思想的广大人群的圈套。”由此可见,康德认为
A.先革命后推进思想启蒙B.思想启蒙需要缓慢式推进
C.先思想启蒙后获取自由D.思想改造不针对旧统治者
2022-05-07更新 | 344次组卷 | 5卷引用:黄金卷05-【赢在高考·黄金8卷】备战2023年高考历史模拟卷(江苏专用)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9 . 1519年,天主教神学者艾克恫吓马丁·路德说:你(路德)关于每个信徒都可以直接与上帝发生关系而无须教会媒介的观点,简直与一个世纪前被处死的异教分子约翰·胡司的观点一模一样。这反映马丁·路德
A.认为教会难以自我革新B.宗教改革缺乏群众基础
C.改革实质是信仰自主性D.主张教会服从世俗权力
2022-05-07更新 | 344次组卷 | 6卷引用:黄金卷06-【赢在高考·黄金8卷】备战2023年高考历史模拟卷(江苏专用)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自15世纪中叶以后,有几任罗马教皇是文艺复兴的热情倡导者,许多人文主义者供职于教会或者受到教会的资助,拉斐尔、米开朗琪罗等人的艺术品绘制在西斯廷教堂的穹顶之上。据此可知,文艺复兴运动(     
A.是一场格调高雅的精英运动B.带有较浓厚的封建专制色彩
C.是一场回归传统的保守运动D.未能从根本上动摇封建秩序
首页4 5 6 7 8 9 10 11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