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58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经过宗教改革,除英国外,新教在荷兰、瑞典、挪威和丹麦成为国家宗教和统一国家、建立强大中央政府的思想工具。由此可见,宗教改革
A.推进了欧洲宗教一体化发展B.推动了欧洲民族国家的形成
C.奠定了英国革命的思想基础D.促进了文艺复兴在欧洲扩展
2022-04-13更新 | 478次组卷 | 24卷引用:江苏省南京市协同体七校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题
2 . 启蒙思想家们呼唤用理性的阳光驱散现实的黑暗,努力构建一个民主和科学的美好时代。他们以生动的文笔,通过戏剧、小说等形式,猛烈抨击天主教会的权威和迷信,反对专制和愚昧,提倡科学、自由和平等。下列人物与成就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A.孟德斯鸠——英国——三权分立
B.亚当·斯密——英国——自由竞争
C.洛克——德国——《社会契约论》
D.伏尔泰——法国——君主专制
3 . 从阿拉伯世界涌来的知识潮流,给欧洲带来了向心灵解放的“大跃进”,促进了发展自由思想的伟大进步,导致了文艺复兴的到来。中国的造纸术、印刷术、指南针和火药也是经阿拉伯人之手,逐步传入西欧。材料反映了(     
A.阿拉伯商人推动了欧洲的文艺复兴运动B.阿拉伯商人传播了中国的四大发明
C.阿拉伯人成为东西方文化交流的桥梁D.阿拉伯商人以宗教指引为准则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1525年马丁·路德的德语版《圣经》出版之后,德文《圣经》广泛传播于西欧。1541年瑞典语《圣经》出版,1550年丹麦语《圣经》出版。法国、英国等国家在16世纪都出现了自己民族语言的《圣经》译本。材料最能说明
A.西欧掀起宗教改革浪潮B.天主教会遭到沉重打击
C.各国普遍希望加强王权D.民族国家认同逐渐增强
2022-02-24更新 | 436次组卷 | 19卷引用:江苏省宿迁市洋河如东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模拟(一)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5 . 14世纪中叶,黑死病席卷欧洲,大量神父的死亡导致无人主持下葬仪式,教会中的幸存者弥漫着荒淫无度的享乐之风。不少信徒转而信奉魔鬼,为了平息教徒的焦虑,教皇规定任何一个人的善行和涤罪时间都可以用金钱购买。这些现象(       
A.埋下了宗教改革的种子B.重塑了天主教会的权威
C.体现了人文精神的复兴D.适应了商品经济的发展
2022-02-21更新 | 683次组卷 | 21卷引用:江苏省淮安市淮州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6月月考历史试题
6 . 十四至十六世纪意大利的建筑设计摒弃一切只为宗教服务的观念,建筑的主题由寺院转变为宫室。古罗马的古典柱式再度成为建筑构图中的主题,追求数的和谐与人体的比例在建筑中的最完善的体现。上述建筑创作
A.单纯复兴古典建筑B.体现人文主义思想
C.否定罗马教会信仰D.表达强化王权意愿
2022-02-21更新 | 375次组卷 | 5卷引用:黄金卷07-【赢在高考·黄金8卷】备战2023年高考历史模拟卷(江苏专用)
7 . 近代欧洲宗教改革中,一部分思想家要求简化教会组织和宗教仪式,建立廉俭教会,禁止一切娱乐和享受,要求过节俭的生活。这些主张
A.旨在维护世俗王权的统治B.摒弃了基督教的基本教义
C.强调适应民主主义的潮流D.顺应了新兴资产阶级的需求
8 . 古希腊雕塑各个时期表现手法各有特色,经过了从“僵直的站立”到“放松的右腿”再到“自由运动的身体”进而走向了“弄姿作态”的艺术呈现方式。这反映了古希腊
A.艺术自由气息浓厚B.人文思想深入发展
C.雕塑技艺持续改进D.商品经济影响深远
2022-02-20更新 | 2620次组卷 | 26卷引用:江苏省苏州市梁丰高级中学2024届高三10月月考历史试题
9 . 孟德斯鸠认为,立法、司法、行政之间恰似“石头,剪刀,布”一样,相生相克,分权制衡应该能够很好地治理一个社会。这一思想
A.最早在法国付诸实践B.为大国共和提供理论
C.明显优于中央集权制D.易造成行政效率低下
10 . 发生于14世纪中期的“黑死病”使欧洲人口减少了三分之一。直到公元1500年,欧洲的人口数量还没有达到1300年的水平。面对疫情,人们希望能以忏悔来避免瘟疫的继续蔓延,但都无济于事。据此可以推断“黑死病”后的欧洲
A.劳动者的工资下降B.地主阶级获利丰厚
C.教会权威明显削弱D.宗教改革波及全欧
首页5 6 7 8 9 10 11 12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