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下表所示为19世纪以来,学术界普遍认为意大利文艺复兴是欧洲中世纪的终结,现代性世界的开端。然而关于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现代意识形态”,许多知名学者提出了不同的见解。

学者主要观点
布克哈特意大利文艺复兴的实质是个人主义的兴起,是“世界的发现和人的发现”。代表人物是那些极重荣名的文人,入但丁、彼得拉克和薄伽丘。这种不受约束的个人主义也给意大利带来了严重的道德问题。
汉斯·巴隆1402年,在米兰公国的军事威胁之下,佛罗伦萨人文主义与公社传统相结合,发展出“公民人文主义”,即主张积极参与政治,维护国家独立和自由的现代意识形态。
詹姆斯·韩金斯在一个利己主义盛行、政府的合法性缺失、罗马天主教遭遇危机的时代,部分人文主义呼吁献身精神、爱国主义和服务于公益,唤起了人们的公共责任感和社会良知。

——整理自向荣《文艺复兴时期佛罗伦萨的重构》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从材料中选择一位学者的观点加以评析。(要求:简要概括所选择的观点,评析须有史实依据。)
2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启蒙运动时期的主要著作

时间国别著作作者
1671德国《新物理学假说》莱布尼茨
1687英国《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牛顿
1758法国《经济表》弗朗斯瓦.魁奈
1764意大利《论犯罪与刑罚》贝卡里亚
1781德国《纯粹理性批判》康德
1783英国《论历史的进步和罗马共和国的终结》亚当·弗格森

结合所学知识,从上表中提取任意一条信息并加以说明。(要求:提取信息准确,史论结合)
2022-04-01更新 | 71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名校联考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3 . 表3反映的是新航路开辟后,欧洲人对于“中国人和中国文明”的认识不断变化。阅读材料,回答问题表3
时期与人物认识
16世纪初,葡萄牙学者佩雷斯根据早期西方航海家和商人的记载,完成了《东方概要》书稿。中国人是白人,不留胡子,眼睛细小,稀疏的头发很长。他们右手拿两根筷子,左手把碗拿到嘴边,用筷子往嘴里送饭。中国人是基督徒,什么食物都吃。
17世纪末到中国的欧洲耶稣会传教士李明出版了《中国近事报道》书信集。中国人差不多是白色的,南方有些人是黑的,眼睛狭长、扁鼻、少须。“在欧洲以外的其他国家中,只有他们和西方一致,他们发明了纸、印刷、火药、精瓷及他们自己的语言和文字,应当被视为优于其他民族”。
18世纪末来华英国人巴龙的《中国游记》对中国人和中国文化做了描述。中国人高颧骨、尖下巴、剃掉部分头发,头颅像个圆锥体,是大自然的“畸人种”。肤色属于“褐色”。语言原始面难懂。中国文明是低等文明,中国人是低等民族。

——摘编自张先清《16-18世纪欧洲社会关于“中国人”的种族话语》

任选一个时期,谈谈你对欧洲人关于“中国人和中国文明”认识的理解。(要求:认识明确,持论有据,表述清晰。)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