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25 道试题
论述题 | 较难(0.4) |
名校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历史概念的形成需要一定的历史过程。“四大发明”这一历史概念形成的历史过程梗概如下:

“四大发明”概念的前身“三大发明”由英国17世纪的哲学家、实验科学的重要创始人弗兰西斯·培根提出。培根认为印刷术、火药、指南针“这三种发明已经在世界范围内把事物的全部面貌和情况都改变了:第一种是在学术方面,第二种是在战事方面,第三种是在航行方面。并由此又引起难以数计的变化,任何教派、任何帝国、任何星辰对人类事务的影响都无过于这些机械性的发现了”,培根的论述为西方近代自然科技的兴起注入了力量。三百四十余年之后,马克思在他的《经济学手稿》(1861-1863年)中对中国的三大发明做出了这样的评论:“火药、指南针、印刷术——这是预告资产阶级社会到来的三大发明。火药把骑士阶层炸得粉碎,指南针打开了世界市场并建立了殖民地,而印刷术则变成了新教的工具,总的来说变成了科学复兴的手段,变成对精神发展创造必要前提的最强大的杠杆。”1942年,抗日战争正处于相持阶段,国民党军队却是屡战屡败,士气不振。蒋介石在重庆约见中国科学技术史研究专家李约瑟。李约瑟很快就在第二年,即1943年,在重庆提出了造纸术、印刷术、指南针和火药为中国古代“四大发明”的说法,这个研究成果一时之间轰动了整个中国,进而传遍了整个世界。如今,“三大发明”或“四大发明”,这些概念已经普及到中小学课本和少儿读物当中,成为家喻户晓的口头语言,被全国人民引以为回忆过去的光荣情感和鼓舞未来的滋补力量。

——摘编自张恒涛《中国“四大发明”是外国人“总结”的》


结合中外历史的所学知识,从上述梗概中提取一个具体细节,指出它所反映的重大历史现象,并概述和评价该历史现象。(要求:简要写出所提取的具体细节及历史现象,对历史现象的概述和评价准确全面)
2 . 民族主义是近代以来世界最强大的政治和社会力量之一。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民族主义发展历程

阶段时间主要涉及地区主要表现
第一阶段:形成16世纪—19世纪中叶由欧洲到北美民族主义和民主主义融为一体
第二阶段:发展和扩散19世纪中叶—20世纪中叶逐渐波及世界民族国家的涌现;民族解放运动的兴起
第三阶段:在全球的确立20世纪中叶—20世纪90年代亚、非、拉地区和欧洲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和欧洲共同体的形成
第四阶段:陷入困境和新发展20世纪90年代以来全球民族主义受到冲击;地区间民族矛盾突出

——据本尼迪克特·安德森《想象的共同体》等


从表中任意选取两个阶段,并结合所学知识对民族主义的发展予以说明。(要求:史实准确,史论结合)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四库全书》全称《钦定四库全书》,成书于1772年,是在乾隆皇帝的主持下编幕的。该书主要收集以往各类图书为经、史、子、集四部,有35000多册书,7.9万卷。其中经部包括书类、礼类、春秋类等十大类;史部收录史书,包括正史类、编年类等十五大类;子部收录诸子百家著作和类书,包括儒家类、农家类、天文算法类、医学类等十四大类;集部收录诗文词总集和专集等,包括楚辞、词曲等五大类。法国《百科全书》是在狄德罗的主持下编撰的,1751-1772年共出版28卷。从涉及政治制度、法律机构、宗教信仰、到文学艺术等各个方面,提倡科学技术,宣扬了资产阶级的政治平等、思想自由。狄德罗在编撰过程中却遭遇了阻碍、迫害,甚至以“思想危险”的罪名被投入监狱,第1、2卷出版后,又被教会指责为“异端”。

——据郭伯恭《四库全书篆修考》等


从材料中提取相互关联的中外历史信息,自拟一个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阐述。(要求:论题明确,中外关联,史论结合。)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上表列举了17、18世纪部分中外思想家及其代表作品,表格反映了丰富的信息,请从中选择相关信息提炼出一个主题,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评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表述清楚)
5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德廉美修道院”是法国文学巨匠拉伯雷(1494—1553)在《巨人传》中构想的理想社会,“德廉美”一词是根据希腊文“愿望”虚构的地名,主人公卡冈都亚和庞大固埃两巨人父子告别经院式的传统教育,建造了这所新型修道院。其院规只有一条——“做你愿意做的事”。它是一座自由之城,公开欢迎光明正大的、进财有道的、善良快活的男女青年,不论高低贵贱一律准予入内;它反对钟声管制,因为“世上最愚蠢的事情,莫过于只听从钟声来管制自己,而不按高明的理智进行安排”;它认为无知是一种耻辱把人培养成为“全知全能”的人;它鼓励发财和享受,把吃喝玩乐作为人生的重要内容。与英国托马斯·莫尔的《乌托邦》、康帕内拉的《太阳城》、克里斯蒂纳·德·皮桑的《妇女城》一样,“德廉美修道院”的设计反映了新兴资产阶级为自己勾画未来社会的美好蓝图。

——摘编自崔莉《欧洲文艺复兴史》


根据上述材料,说明当时“德廉美”理想社会的设计反映了资产阶级哪些时代诉求?结合相关史实予以阐述。(要求:至少说明三项时代诉求,阐述须有史实依据,体现时代性特点)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科技不仅具有“生产力”方面的功能,而且具有“精神文化”方面的功能。科技进步带来了资本主义的新发展,推动了整个现代化进程。厖科技与人文之间积极互动,自近代至今,一直是历史的主流。

——摘编自马克垚《世界文明史》


根据材料,围绕“科技与人文”自拟一个主题,结合所学的世界近现代史知识进行阐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言之成理。)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西方人文主义发展概况


提取材料中相互关联的信息,确定个具体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进行论证。(要求:明确写出论题,论证须有史实依据。)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1750年左右,普鲁士的绝对君主依据启蒙的理性原则,废除了地方封建等级制度,建立了从中央到地方中央集权制的现代行政制度体系,奠定了普鲁士“警察国家”的政权基础:在拿破仑战争导致国家危亡的紧急状态下,由普鲁士自由派官僚推动了一场政治改革,时君主绝对主义体制下的行政制度进行重组,以“行政自由”代替“党政自由”,形成了普鲁士现代行政的独特观念,并时后世的制度建设产生了深刻影响;1850年左右,在欧洲范围内党政民主运动的推动下,在“普鲁士式”君主立宪制的框架内,确立了对君主而非对议会负责的政府权力运作模式。

——摘编自徐健《通向行政现代化的普鲁士模式》


围绕材料,结合世界近代史的具体史实,自拟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阐述。(要求:明确写出论题,阐述须史论结合。)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维琴察圆厅别墅

圆厅别墅(府邸)坐落在意大利维琴察,由建筑师帕拉弟奥于1566年所设计的。圆厅别墅扬弃了中世纪时期的(象征神权至上的)哥特式建筑风格,转而追求重视现实生活,张扬人性的解放,具有浓厚世俗化气息。圆厅别墅建筑整体体现和谐、稳定、对称,并将设计与美感效果建立在力学、数学和透视学的基础上。别墅外有开放式广场。

结合所学的世界近代史知识,从维琴察圆厅别墅建筑风格中提取一个信息,指出它所反映的近代早期重大历史现象,并概述和评价该历史现象。(要求:简要写出所提取的建筑风格及历史现象,对历史现象的概述和评价准确全面。)

10 . “人是万物的尺度”这句古老的希腊哲学话语,完整的含义至少包括三个层面的解读。第一,人身方面,人必须有人身自由,人不能成为他人的奴隶,就是要把人从奴隶制度下解放出来。第二,精神方面,人必须有精神自由,人不能成为神及其代言人的奴隶,就是要把人从蒙昧、蒙骗中解脱出来。第三,物质方面,人必须有物质自由,人应当追求理性,追求科学,用发展生产力来克服物质世界的限制,让自然为人类服务。这三个方面构成了人文精神的完整含义,成为西方人文精神的渊源。近代欧洲科学的发展和思想解放运动从根源上说无不滥殇于这一思想,并不断地丰富发展着人文精神的内涵,共同推进了人类在精神层面的自立、自主、自觉和自信。

——摘编自张晖明等:《人文精神的回归与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理论创新》

概括材料中的观点,并结合近代欧洲文明发展的相关知识,任选一角度对材料中的观点加以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实准确,史论结合。)
2019-10-05更新 | 317次组卷 | 22卷引用:吉林省实验中学2018届高三第八次月考(第四次模拟)文科综合历史试题
首页5 6 7 8 9 10 11 12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