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08 道试题
1 . 著名思想家但丁(1265—1321)强烈主张通过政教分离实现意大利的统一与繁荣,其他思想家还系统论证了世俗政权对教权的独立性,并主张俗权至高无上。这反映了
A.文艺复兴时期对民主的追求
B.宗教改革家强调“教权高于王权”
C.世俗统治者对权力的渴望
D.人文主义者要求建立主权民族国家
2018-10-09更新 | 282次组卷 | 18卷引用:山东省枣庄市滕州市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10月检测历史试题
2 . 亚里士多德曾经评论道:“当演说者的话令人信服的时候,他是凭他的性格来说服人,因为我们在任何事情上一般都更相信好人,由于这个缘故,我们对于那些不精确的、可疑的演说,也完全相信。”这表明当时雅典
A.公民缺乏足够的政治理性
B.注重发挥精英的主导作用
C.关注全体居民的参政热情
D.公民内部的政治分工模糊
3 . 天主教认为教会的神职人员掌管“天堂之门”的钥匙,只有通过他们,信徒才能赦罪。对此,马丁·路德疾呼
A.信仰即可得救
B.加强宗教仪式
C.废除神学信仰
D.教士应拥有世俗权力
2018-06-13更新 | 310次组卷 | 19卷引用:2014届福建省宁德市普高毕业班单科质检历史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5 . 在研究欧洲文艺复兴运动时,有学者指出文艺复兴为人文主义者们“清理了场地”,这体现在文艺复兴
A.彻底摧毁了蒙昧和宗教势力
B.完成了西方社会的思想改造
C.提倡人性,反对神性
D.建立资产阶级的“理性王国”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某史学家认为,“法国大革命是由启蒙时代带来的愤恨和渴望,以及由此面生的社会和政治因素促成的”。这一观点反映了大革命前法国的中心矛盾是
A.君权神授与天赋人权
B.专制迷信与民主科学
C.专制王权与自由平等
D.神职特权与宗教自由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孟德斯鸠在《罗马盛衰原因论》中论述:“政治上的自由是公共自由,要保障公共自由,就应该避免把权力单独委托给一个人、几个人或少数人,因为一切有权力的人都容易滥用权力,这是万古不易的一条经验。为此,提出一条原则,要防止滥用权力……”材料中“防止滥用权力”的原则是
A.人民主权
B.社会契约
C.自由平等
D.分权与制衡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8 . 恩格斯说:“拜占庭灭亡时抢救出来的手稿,罗马废墟中发掘出来的古典古代雕像,在惊讶的西方面前展示了一个新世界——希腊古代;在它的光辉的形象面前,中世纪的幽灵消逝了;意大利出现了出人意料的艺术繁荣,这种繁荣好像是古典古代的反照,以后就再也不曾达到过。”从中可以看出文艺复兴
A.复兴了古希腊古典文学艺术
B.是西方近代艺术史上的巅峰
C.推翻了天主教神学黑暗统治
D.借助古典艺术实现艺术繁荣
2018-02-08更新 | 450次组卷 | 31卷引用:2013-2014年辽宁东北育才校等三校高二下期期末联考历史试卷
9 . 18世纪法国很多学者认为:上帝作为世界的“始因”或“造物主”创造了宇宙和它存在的规则,但创立之后上帝就不再对这个世界的发展产生影响,而让世界按照它本身的规律存在和发展下去。这一主张
A.有利于理性主义的广泛传播
B.促进了宗教改革在整个欧洲的开展
C.表达了封建王权独立于教权的意愿
D.为孟德斯鸠的分权学说奠定基础
2018-01-09更新 | 207次组卷 | 40卷引用:2016届山东滕州一中高三12月段测历史试卷
17-18高二上·江苏南通·阶段练习
单选题-单题 | 容易(0.94) |
名校
10 . “既然已经认识上帝的意识,就不需要问别人”。这反映了马丁·路德的主要思想是
A.信仰即可得救
B.极力反对教会神学
C.主张简化宗教仪式
D.主张建立民族教会
2018-01-03更新 | 432次组卷 | 17卷引用:山东省枣庄市滕州市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4月网课检测历史试题
首页4 5 6 7 8 9 10 11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