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20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据统计,1516- -1546 年期间,仅马丁·路德一个人的著作的发行数就达到310万册,还不包括路德所翻译的德文版《圣经》在内。再加上其他新教改革家出版的书籍,30年间新教的出版物达到了600 万册以上。这些出版物的发行
A.利于恢复《圣经》权威B.扫除了封建专制的障碍
C.丰富了基督教的教义D.把人从宗教中解放出来
2 . 黑死病(1348- -1350 年)劫后余生者从他人的死亡恐惧中唤起了对自我生命的存在与幸福的追求和对生之权利的百般珍惜。于是歌颂人生、伸扬人权成了新的社会观念。劫后余生者所处的时代体现的时代精神是
A.追求社会契约B.放弃宗教信仰C.倡导人文主义D.提倡天赋人权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苏格拉底认为:研究物质世界的构造和法则、探索外界事物的本质不能够说没有意义,但对于哲学家来说,应该有比树木、石头和星辰更有价值的问题,这就是心灵问题、道
德问题、知识问题。据此可知苏格拉底
A.开启了西方人文主义的先河B.强调人类在自然界中的地位
C.将哲学变成了研究人的学问D.摆脱了原始宗教对人的束缚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苏格拉底拿出一个苹果对学生说:“这是我刚从果园里摘下来的苹果,你们闻闻它是什么味道?”闻过的学生都说是苹果的香味。柏拉图最后闻,说“我什么味道也没有闻到”,继而他对学生笑着说“看来只有你是你自己”。苏格拉底把苹果传给学生看,学生们呆住了-那是一只蜡做的假苹果。这个故事反映出(  )
A.吾爱吾师,吾尤爱真理B.人是万物的尺度
C.美德的内涵是坚持独立思考D.理念是万物本源
2020-11-20更新 | 168次组卷 | 61卷引用:河北省石家庄市正定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3月线上月考(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5 . 卢梭提出,当人民的权力被政府篡夺并被用于压迫和奴役人民时,人民就有权通过暴力手段推翻它。这表明卢梭主张
A.人民主权B.天赋人权C.分权制衡D.自由平等
2020-11-18更新 | 84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唐山市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合格考)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6 . 马丁·路德把得救的钥匙由教会和神职人员手中转到了每一个拥有真正信仰的基督徒手中,把人从外在性的善功和圣事的枷锁中解放出来。这是因为他主张
A.人是万物的尺度B.美德即知识C.人文主义D.信仰得救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近代欧洲有一思想家不承认超自然力量的存在认为一切外界事物都是可以被认识的,并在他的代表作中描绘了人通过用篱笆围住一片土地就造就了私有制的故事,他的另一思想直接影响了美国政治制度的建立。据此判断,这位思想家及其代表作是
A.伏尔泰《哲学通信》B.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
C.康德《实践理性批判》D.卢梭《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
8 . 马丁·路德提出:“基督徒具有‘精神的属性’,在精神方面,他们是自由的,只服从于上帝;基督徒还具有‘肉体的属性’,在物质方面,应当服从世俗权威,可以当兵,可以嫁娶,可以过任何世俗生活。”其主要目的是
A.主张因信称义B.否定教皇权威C.反对禁欲主义D.强调王权至上
2020-11-18更新 | 475次组卷 | 19卷引用:河北省衡水中学2021届高三上学期四调考试历史试题
9 . 人文主义精神是推动欧洲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虽然现代学者对这些早期希腊的思想家钦佩不已,但许多与他们同时代的希腊人却带着怀疑的眼光来看待这些似乎忽视神去探索世界的人。

——(美)丹尼斯·谢尔曼《全球视野下的西方文明史》


(1)以古希腊智者学派为例,说明“这些早期希腊的思想家”为什么遭到同时代的希腊人的怀疑?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早期希腊思想家的观念产生的社会政治经济根源。

材料二   文艺复兴时期部分意大利人文主义学者作品

作品作者内容简介
《歌集》彼特拉克以热情的笔调褒扬了人的纯真的爱情
《论贪婪》波吉奥人生的目的就是赚取财富,而不是拯救灵魂,“每个人具有追求金钱的天生欲望”,即便是教士也是如此
《论人和美德与尊严》曼内帝“上帝地把人作为最美丽、最诚实、最富有和最终是最有力量的创造物所塑造出来的”,而且赋予人以“伟大的本性”,并创造了这一世界交给人去统治与管理。

——据孟广林《人的发现与世界的发现》整理


(2)据材料二指出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精神的新特点。

材料三   康德认为只要给民众以自由,启蒙便水到渠成。启蒙要求人们有勇气公开地运用自己的理性,这便要求个人不再盲从于权威,要求个人敢于以学者的身份对一切听众或读者说话。在启蒙思想家看来,西方传统社会过分束缚了人的自由。如卢梭在《社会契约论》中写道“人生而自由,却处处受缚于锁链。”

——摘编自卢风著《启蒙之后》


(3)据材料三,归纳启蒙思想家的观点。请你谈谈启蒙运动时期自由思想发展所起到的作用。
2020-11-14更新 | 72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邯郸市大名一中、磁县一中,邯山区一中,永年一中等六校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10 . 阅读下列材料,按要求回答问题。

材料一   路易十六在狱中曾感叹到:“原来是伏尔泰和卢梭毁了法国”。雨果在《悲惨世界》借用流浪儿童嘲弄的歌词唱到“这是伏尔泰的罪过!这是卢梭的罪过!"。

材料二   “有两种东西,我对它们的思考越是深沉和持久,它们在我心灵中唤起的惊奇和敬畏就会日新月异,不断增长,这就是我头上的星空和心中的道德律。”这是康德的墓志铭,出自其《实践理性批判》一书。书中康德指出一个有理性者的道德行为必须是自律的而不是他律的,必须是从义务出发,有善良动机,而不从行为后果考虑。面对现实中善行并不一定能得到善报,而恶行往往能得到好结果的问题,康德认为善有善报,恶有恶报,要在来世才能兑现,掌管这种责罚的就是神,所以人们也能认识到神是必然存在的。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卢梭在启蒙运动中的主要主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当启蒙运动所推崇的“理性”在现实中遇到困惑时,康德做了怎样的调整?
2020-11-14更新 | 42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唐山市遵化市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首页5 6 7 8 9 10 11 12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