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46 道试题
1 . 人文精神是文明社会发展的内驱力,作为人类宝贵的精神财富,推动了世界历史的发展进程。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大家知道,文艺复兴挣脱了神的统治,确立了人的尊严。但是那时教会势力仍很强大,人们是不敢公开提出反对基督教、否定上帝的口号的。所以马克思说,人们只能“战战兢兢地请出古代的幽灵,来为自己壮胆,也就是“借古喻今”的意思。

——摘自叶廷芳《十八世纪欧洲文化思潮中的“中国风”》

材料二   马丁路德认为恩典是要通过人的信仰来实现的。马丁路德的这种新的恩典说在基督徒与上帝之间建立了直接联系,否定了人们对教廷、教皇、仪式和神职人员的崇拜。马丁路德号召基督徒要尽量服从世俗政府的命令,以此作为基督徒是否过上正当生活的条件。

——摘自朱孝远《德国宗教改革与马丁路德的贡献》

材料三   启蒙思想家对那个时代面临的思想任务和社会要求进行反思,他们所提出的那些社会原则,如思想和信仰(宗教)自由、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思想、经济上的自由和不受(封建)国家干预、人民与统治者的相互制约,等等,已成为现代社会中的重要思想观念。

——摘编自何平、曾祥裕《从概念史的角度看启蒙运动》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借古喻今”的含义及这样做的原因。
(2)据材料二,概括马丁路德的思想主张。结合所学知识,简述欧洲宗教改革运动的意义。
(3)据材料三概括启蒙思想家的主要观点。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人文精神的不断发展对人类社会进步的影响。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2 . 苏格拉底确立了一种方法:诘问。他不知疲倦地向所遇到的任何人询问、讨论美与丑的含义。诘问方法不仅使人做有道德的事情,还使人知道为什么这样做就是道德的。这一方法
A.普及了公民的理性意识B.有利于推动社会的变革
C.挑战了公民大会的权威D.有利于唤醒人们的良知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下表反映的是18世纪普鲁士最重要的启蒙杂志一一《柏林月刊》的撰稿人员构成情况。这表明此时普鲁士
A.人文教育获得独立自由的发展B.理性观念引领欧洲舆论潮流
C.启蒙运动改变了传统社会结构D.启蒙思想深刻影响上层社会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4 . 《全球通史》将亚历山大大帝开始征服希腊(公元前336年)到公元前31年罗马征服最后一个希腊化王朝-托勒密王朝的这段时期,称为“希腊化时代”。这个时期,古典希腊文化普及到了整个中东,从而形成了一个新的文明。下列事件发生在“希腊化时代”的有
①芝诺在斯多亚画廊讲学   ②西塞罗进一步发展自然法思想
③苏格拉底提出“美德即知识”   ④亚里士多德兴建“吕克昂学园”
A.①④B.②③C.①②④D.①②③④
2021-03-06更新 | 180次组卷 | 4卷引用:陕西省咸阳市西北农林科大附中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5 . 人文主义者的宗教思想是建立在对传统基督教进行猛烈批判的基础之上的,在宗教批判活动中,他们充分吸取了古典文化中的自由、平等、民主等“人文"观念及科学求知精神,具有“复古求解放”的特征。这体现了人文主义者
A.倡导天赋人权思想B.主张无神论和法治相结合
C.崇尚宗教信仰自由D.借古典文化反封建的思想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6 . 15世纪,英国出版商卡克斯顿出版了大量书籍。为吸引买家,他称某本书是"王子、领主、男爵或骑士"的必读书,同时还会加上适合"所有普通人"的字样。大众读者甚至可以和贵族们拥有同样的书籍。这反映出
A.社会等级观念的消除B.宗教改革运动的推动
C.欧洲人文精神的复苏D.现实主义文学的流行
7 . 小明同学在学习了孟德斯鸠的政治理论后认为,孟德斯鸠“三权分立”的主张和中国西汉时期董仲舒的“天人感应”学说有一致之处。如果小明的这一看法有其合理性,那么能够支撑其看法的主要论据是两种学说中都
A.主张对君主权力进行制约B.强调贵族的参政议政权力
C.主张及时施行“政教分离D.认可中央和地方适度分权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8 . 有学者认为:“启蒙并不是告诉你如何思考,而是启发人说,你原来就已经有充分的理智,只是精神上被管制的习惯使你既懒惰又没有勇气使用你的理智。”基于这种分析,他认为“启蒙”主要是
A.知道应该怎样思考B.彰显人性的尊贵价值
C.自主开拓精神家园D.追求自由平等的理想
2022-04-22更新 | 198次组卷 | 39卷引用:四川省内江市第六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9 . 马丁·路德提出:“基督徒具有‘精神的属性’,在精神方面,他们是自由的,只服从于上帝;基督徒还具有‘肉体的属性’,在物质方面,应当服从世俗权威,可以当兵,可以嫁娶,可以过任何世俗生活。”其主要目的是
A.主张因信称义B.否定教皇权威C.反对禁欲主义D.强调王权至上
2020-11-18更新 | 475次组卷 | 19卷引用:黑龙江省双鸭山市饶河县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