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3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马可·波罗和他口述的《东方闻见录》,引起13世纪末的意大利人对遥远中国的好奇和兴趣上贡献良多。在意大利,关于中华帝国及其文化的详细知识是从16世纪就开始流传的。利玛窦和耶稣会士们为不同文化之间的对话开创了新局面。1685~1750年,这段时间是中国形象在意大利和欧洲的黄金时期。伏尔泰等人发现了儒家学说和中国社会中极其积极的东西,把它当作他们开放社会的自由运动的模范。羡慕中国没有那些在欧洲影响了政治和民事生活的教堂,赞美有利于社会秩序的道德体系。1760年以后,法国的哲学家们和经济学家们,只剩下重农主义者还对中国感兴趣了。孟德斯鸠对理想化的中国形象进行批判,他在《论法的精神》中把对专制的批判和礼仪制度比作是一种国家独裁主义的宗教表达。

——摘编自史华罗《17至18世纪意大利人对中国的印象和想象》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从史学研究的角度说明马可·波罗《东方闻见录》的价值。简析“中华帝国及文化”在意大利开始流传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对17-18世纪,欧洲人对中国印象的变化加以解读。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2 . 18世纪,部分启蒙思想家把美洲、大洋洲的原住民设计为“高尚的蒙昧人”形象。如卢梭认为“蒙昧人过着他自己的生活,而社会的人只知道生活在他人的意见之中”,伏尔泰笔下的“天真汉像空气一样生来自由”。这一形象设计旨在(     
A.批判殖民侵略,弘扬自由博爱B.反对封建专制,建构理性世界
C.揭露迷信愚昧,倡导天赋人权D.讽刺教会权威,推崇世俗生活
2023-05-21更新 | 652次组卷 | 6卷引用:湖南省邵阳市第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3 . 1522年以前,德语尚未统一,有南德、北德等多种类型。随着马丁路德翻译的德语版《圣经》的传播,统一的德语得以形成,越来越多的德意志人开始用这种德语写作。这反映出宗教改革
A.实现了德国政治上的统一B.有利于民族国家形成
C.使人们获得了信仰自主权D.推动了资本主义发展
2022-06-17更新 | 405次组卷 | 20卷引用:湖南省邵阳市邵东市第四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4 . 1506年9月25日,威尼斯一对青年男女——比昂科家族的洛多维科和弗雷斯奇家族的朱斯蒂娜,举行了一场盛大的婚礼。婚礼可谓风光无限、贵客如云:新娘饰金戴玉、锦衣华服,装饰奢华的礼堂中摆满了各种珍馐美味,元老院首长、总督顾问等达官显贵亲临道贺,席间还有丰富多彩的歌舞助兴。但是自中世纪晚期开始,意大利各城市政府相继出台大量针对奢侈行为,特别是私人奢侈消费的禁奢法令。对意大利这种崇奢与禁奢并立的悖论现象分析,正确的是
A.主要受人文主义思想的影响B.都是由于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
C.禁奢法令违背潮流不得人心D.禁奢只是针对个人私欲的膨胀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5 . 1762年,卢梭在《社会契约论》一书中写道:“人民在立法权中无法被代表”,英国人“只有在选举国会议员的期间,才是自由的;议员一旦选出之后,他们就是奴隶,他们就等于零了”。这表明卢梭
A.主张人民主权B.要求普遍选举C.否定议会政治D.主张分权制衡
6 . 孟德斯鸠提出的三权分立学说中,“三权”包括
①立法权 ②司法权 ③行政权④外交权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7 . 启蒙运动是继文艺复兴之后欧洲的又一次思想解放运动,其精神内核是
A.理性主义B.浪漫主义C.享乐主义D.自由主义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8 . 英国神学家约翰·威克里夫在实践中形成了一套新的宗教改革理论,他反对罗马教廷宣传的教皇权威论,认为国王的权力来源于上帝而非教皇。这一理论
A.追求完美的“理性王国”B.否定了西欧封建专制制度
C.摆脱了宗教观念的束缚D.蕴含了近代民族国家观念
9 . 杰斐逊(1743-1826年)说:“每个人都有两个祖国,他自己的国家和法国。”杰斐逊对法国的推崇主要是因为法国
A.大革命帮助了美国B.移民群体改变了美国
C.工业化支援了美国D.启蒙思想塑造了美国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