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8 道试题
2012·上海·高考真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真题 名校
1 . 公元1500年左右,欧洲出版了大约4万册图书,极大地激发了民众的求知欲。此种情形直接得益于
A.活字印刷术在欧洲的传播
B.新教翻译出版圣经的需求
C.人文学者传播古典文明的需要
D.大学发展对图书需求量的增加
2019-01-30更新 | 2054次组卷 | 25卷引用:2012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文科综合能力测试历史(上海卷)
2014·上海·高考真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真题 名校
2 . 将黏土刻成一个个单子,烧硬后用于排版印刷,印完一版,单字可卸下以备再用。此项技术最早记载于
A.《史通》B.《农政全书》
C.《农书》D.《梦溪笔谈》
2016·上海·高考真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真题 名校
3 . 中国文化不仅惠及近邻,而且泽被远西。下图关于“中国古代文化外传”的时间轴,“?”处应填入

A.火器随蒙古西征传入欧洲B.中国丝绸受到古罗马上层人士喜爱
C.唐三彩随遣唐使流入日本D.瓷杯瓷盘随海禁的开放传到菲律宾
2016-11-27更新 | 2637次组卷 | 61卷引用:2016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历史(上海卷精编版)
2008·上海·高考真题
材料分析题 | 较易(0.85) |
真题 名校
4 .
下图是发现于高昌古城(位于今新疆吐鲁番地区)的一幅珍贵壁画“圣枝图”。有人认为:“这幅壁画是公元5世纪左右景教(基督教)传入高昌的历史见证。”观察此画,回答问题:
(1)请你从壁画中找出支持这种观点的证据。
(2)这种观点有哪些史实依据?
(3)如果要进一步证实这一观点,你该怎么做?
2016-11-18更新 | 386次组卷 | 4卷引用:2008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上海卷历史试题共同部分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2010·上海·高考真题
填空题 | 适中(0.65) |
真题
5 . 大唐盛世,国力强大,对周边地区产生了文化的辐射力,形成了以中国本土为地理中心、以中国文化为轴心的 (          )                                               ;宋元时期,中国的技术发明 (      )                 和火药经由阿拉伯人传到欧洲,推动了人类历史进程。
2016-11-18更新 | 954次组卷 | 1卷引用:201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上海卷文科综合能力测试(历史部分)
2007·上海·高考真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真题
6 . 当代历史学家开始关注“忧愤”这一情感因素对于历史发展进程的影响。如果你要选择“忧愤之死”这一主题进行研究,合适的人物是
A.邓世昌
B.林肯
C.拿破仑
D.屈原
2011-02-12更新 | 897次组卷 | 3卷引用:200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历史卷共同部分(上海卷)
2007·上海·高考真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真题 名校
7 . 据《明史·外国传》载:“崇祯时,历法益疏舛,礼部尚书徐光启请令其徒罗雅谷、汤若望等,以彼国新法相参较,开局纂修。”文中的“其”是指曾与徐光启长期合作的()
A.白晋B.利玛窦C.南怀仁D.巴多明
2009-12-21更新 | 898次组卷 | 3卷引用:200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历史卷A组(上海卷)
2009·上海·高考真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真题
8 .
将右图陶尊上的刻画符号与楔形文字、甲骨文、圣书字和腓尼基字母文字相比照可推断该陶尊最有可能出土于
A.两河流域B.中国
C.地中海东岸D.埃及
2009-12-05更新 | 556次组卷 | 2卷引用:200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上海卷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