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现代中国的科技、教育与文学艺术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9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真题 名校
1 . 1977年,我国各大专院校录取新生27.3万人,至1988年高校在校生总规模达206万人,2001年增长至719万人,在此期间,高等职业教育和各种形式的成人高等教育的入学人数也有很大增长。由此可知
A.社会对专业人才的需求得到了解决B.恢复统一高考制度促进了高等教育的普及
C.人才选拔制度的改革适应了经济社会的发展D.高等教育实现了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2020-12-05更新 | 3968次组卷 | 85卷引用:山西省运城市康杰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开学考试(暑期返校)历史试题
2 . 新中国成立前,文教、科技和卫生方面的知识分子有200万人左右,到1957年,全国仅教育系统拥有教师的数量就达233.54万人,全国参加业余学校学习的职工共763.2万人,其中扫除文盲78.4万人。这表明新中国
A.高度重视增强文化软实力B.构建了完善的人才培养体系
C.注重新政权意识形态教育D.集中力量解决社会主要矛盾
2020-11-14更新 | 960次组卷 | 18卷引用:山西省吕梁市汾阳市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3 . 英国广播公司(BBC)认为:载人航天工程是中国“大国雄心”的展示,因为“一个普通的发展中国家,是不会试图飞到太空的”。这说明
A.中国已是世界超级大国B.航天技术决定国家兴衰
C.中国科技位居世界首位D.科技发展体现综合国力
4 . 在20世纪60年代,中国在生物学领域曾经处于领先地位。下列选项中属于当时生物学领域成就的是
A.人工合成结晶牛胰岛素B.依靠基因技术合成牛胰岛素
C.依靠杂交技术合成牛胰岛素D.依靠克隆技术合成牛胰岛素
5 . “在我国西北核试验基地”,“突然,铁塔那里迸发出强烈的耀眼的闪光,接着升腾起一个巨大的太阳般的火球……传来了惊天动地的爆炸声。渐渐地,火球与地面冲起的尘柱连成一体,形成了一朵极为壮观的蘑菇云。”试验获得首次圆满成功。这一“试验”是指中国
A.第一座试验性原子反应堆B.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发射成功
C.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D.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6 . 据统计,1999年我国高校招生较1998年增加51万人,增幅达47.4%;到2002年,我国普通高校招生竞高达320万人,高等教育的毛入学率已达到15%。这些变化反映出我国
A.经济发展刺激人才需求B.人才培养亟待加强
C.高等教育已实现大众化D.已向教育强国迈进
7 . 1952年,我国高校实行院系调整,中央人民政府对全国旧有高等学校进行全盘调整,全国理、工科教授有四分之三被调离本校,之前已经存在的综合性大学均有大规模调整。这一举措的主要目的是
A.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B.建立完善的高等教育体系
C.为全民高等教育做准备D.适当平衡文理科系的发展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1995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做出《关于加速科学技术进步的决定》,强调坚持以教育为本,把科技和教育摆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位置,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素质。这一决定的核心主张是
A.科技是第一生产力
B.加强教育,提升民族素质
C.实施“科教兴国”战略
D.科技转化为生产力,增强国力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0 . 1977年高考,有一个考生在作文中,以优美的文字、犀利的笔触,直接批评“文化大革命”,引起评卷人员的极大争议,在给满分还是给零分问题上“官司”一直打到教育部和邓小平那里。这说明
A.教育和考试必须坚持政治原则B.改革初期人们的认识存在差异
C.解放思想成为十分紧迫的任务D.过度的拨乱反正引起思想混乱
2020-08-29更新 | 425次组卷 | 55卷引用:山西省朔州市怀仁县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