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现代中国的科技、教育与文学艺术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00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1 . 《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中指出:“为了实现党的十四大所确定的战略任务……教育更好地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必须发展教育事业,提高全民族的素质。”此后,我国政府(  )
A.提出“科教兴国”战略B.恢复高考制度
C.提出“双百”方针D.提出“二为"方向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2 . 1977年,停止多年的高考制度开始恢复,一代人的命运从此改变。高考制度恢复的背景是(     
A.改革开放后急需新型人才B.邓小平复出后主持教育工作
C.政治路线拨乱反正基本完成D.《义务教育法》的提出
2020-12-04更新 | 39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内江市威远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3 . 如图是1957年周恩来总理观看戏剧《闹天宫》后怀抱演员小六龄童的留影。这是当时科技文化艺术领域出现繁荣景象的一个缩影,出现这一繁荣局面的主要原因是
A.文艺工作者的积极努力B.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
C.传统戏曲剧目焕然一新D.“双百”方针的提出
4 . “当他名满天下的时候,却仍然只是专注于田畴,淡泊名利,一介农夫,播撒智慧,收获富足。他毕生的梦想,就是让所有的人远离饥饿。”这是某位荣获“感动中国年度人物”的颁奖词,此人最有可能是
A.李四光B.袁隆平C.华罗庚D.钱学森
5 . 1992年载人航天工程立项实施以来,27年间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突破掌握了载人天地往返、空间出舱和交会对接等载人航天基本技术,验证了货物运输和推进剂在轨补加,以及航天员中期驻留等空间站建造和运营的关键技术,硕果累累。下列与实现中国航天成就无关的是
A.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影响B.科教兴国战略的实施
C.改革开放D.美国等国的大力援助
6 . 1956年被称为充满生机活力,充满创造精神的一年,社会主义文化事业得到发展繁荣。这一年
A.提出了“文艺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方针
B.调整了高等学校的院系设置,变欧美现代高等院校系统为苏联模式高等教育体系
C.提出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方针
D.展开了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
2020-11-14更新 | 62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凉山州西昌市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7 . 如表是建国后,湖北省恩施州在不同时期教育发展状况。这说明恩施地区
A.建国后教育事业得到持续发展B.改革开放后基础教育发展迅速
C.双百方针、二为方向成功实践D.1983年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
8 . 毛泽东指出,历史上新的正确的东西,开始时往往得不到多数人承认,对于科学和艺术上的是非问题,应提倡自由讨论。材料表明毛泽东
A.指导了科学和艺术的融合B.以行政手段配合学术讨论
C.完善了学术界的是非标准D.希望创造宽松的学术环境
9 . 2000年,“隆平高科”上市交易,袁隆平富了。不过这一次,民众的评论似乎打破了“仇富”的定律,有人表态:“袁老就是买飞机,我们也不眼红。”民众之所以有这种“仇富不仇袁隆平”的心态,主要是因为袁隆平(  )
A.促进了世界和平事业的发展
B.对中国国防事业的发展作出了杰出贡献
C.在解决人类的粮食问题上取得了重大成就
D.从事慈善事业,是世界人民的福星
10 . 据统计,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仅工业、运输业和地质勘探等行业约需技术人员30万,而当时仅有技术人员14.8万,缺额15万。基于此,国家
A.发展工科院校B.恢复全国高考
C.普及义务教育D.开展扫盲运动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