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现代中国的科技、教育与文学艺术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5 道试题
1 . 下列各项科技城就中,最能体现我国“在科技创新上抢占制高点”的成就是
A.杂交水稻——“南优2号”培育成功
B.发射载人航天飞船上天
C.成功研制“两弹一星”
D.“星火计划”和“211工程”启动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2 . 1978年清华大学选派9名中青年学者赴美留学,数年后全部完成学业归来,校方专门制作简表表彰纪念(简表信息节选如下)。由此可知,改革开放初期的留学教育反映了
姓名曹小平彭吉庞张育曼赵南明郑衍衡李衍达张楚汉柳百成催国文
所学
专业
理论固体物理波导光学反应堆物理计算生物物理平行处理及
多机系统
地震波的信息处理坝工抗震铸工冶金学高温陶瓷

A.“三个面向”精神的贯彻
B.高考恢复促进经济发展
C.中美建交推动文化交流
D.国家战略主导教育发展
3 . 下框内是新华社对我国某一项科学技术成果发表的评论。根据评论内容和所学知识判断这一科学技术成果应该是

A.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B.中国成功发射“东方红一号”人造地球卫星
C.“长征”系列运载火箭投入国际市场
D.中国“神舟五号”飞船成功发射
4 . “我带了几双眼下中国还不能生产的尼龙袜子送给父亲,还带了一脑袋关于原子弹的知识献给祖国”,这是邓稼先归国时的一段话,反映出的历史信息有
① 当时中国的生产力水平还很落后   
② 归国科学家为我国科学技术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③ 邓稼先是在改革开放的“春风”吹拂下归国的       
④ 中国打破了美苏的核垄断
A.①③B.①②C.③④D.②④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5 . “国运兴衰,系于教育。”下列有关中国教育的表述,按出现先后排列正确的是(   
①实施“科教兴国”战略
②面向工农“开门 ,开办工农学校”
③恢复高考
④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
A.②④①③B.④③②①C.②③④①D.④①②③
2019-01-30更新 | 562次组卷 | 35卷引用:2012-2013学年陕西省三原县北城中学高二下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卷
6 . 下框内是新华社对我国某一项科学技术成果发表的评论。根据评论内容和所学知识判断这一科学技术成果应该是
A.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B.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
C.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成功发射
D.“神舟五号”飞船成功发射
2018-04-08更新 | 162次组卷 | 4卷引用:陕西省咸阳市实验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11月月考历史试题
7 . 1956年4月28日,毛泽东在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说:“‘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我看这应该成为我们的方针。”对这一方针理解错误的是
A.背景是社会主义改造即将完成
B.改革开放后迎来发展的春天
C.由于“左”倾错误未能长期实行
D.只在文学艺术领域实行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8 . 1956年,党和政府提出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和“长期共存、互相监督”“方针”的共同作用是
A.调动积极因素建设社会主义
B.促进科技与文艺领域的繁荣
C.促进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
D.推动国民经济调整的顺利完成
2016-11-27更新 | 472次组卷 | 31卷引用:陕西省咸阳市武功县普集高级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试题
9 . 2004年“感动中国”评委会的评语:“他是一位真正的耕耘者。当他还是一个乡村教师时,已具有颠覆世界权威的胆识;当他名满天下时,却仍专注于田畴。淡薄名利,一介农夫,播撒智慧,收获富足。他毕生的梦想,就是让所有的人远离饥饿。”此人是
A.袁隆平
B.邓稼先
C.杨利伟
D.钱学森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10 . 2007 年,在纪念高考制度恢复30周年时有人写道:30年前的12 月10日,我有幸 参加了那一次史无前例的“中华第一考”。当我从公社党委办公室拿到那张盖着鲜红印章的 “准考证”时,我一下子从麻木的惯性中惊醒,我意识到改变自己命运的时刻来到了。这表明高考制度的恢复(     
A.使我国的教育体系更加完备
B.激发了社会成员的求知热情
C.使社会素质得到普遍的提高
D.促进了社会秩序的稳定和谐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