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现代中国的科技、教育与文学艺术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6 道试题
1 . 《我国经济建设的历史经验》文章中提到:“中国的经验第一条就是自力更生为主。我们很多东西是靠自己搞出来的……这样,就可以振奋起整个国家奋发图强的精神。”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取得的科技成就中,能印证这一观点的是
A.首颗人造卫星发射成功B.掌握载人航天技术
C.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D.成功培育杂交水稻
2018-06-10更新 | 4955次组卷 | 80卷引用:陕西省榆林市第十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2 . 1959年文化部在全国大城市中举办“庆祝建国十周年新片展览月”,一共展出了35部优秀影片,电影界将这一年称之为“难忘的1959年”。出现这种盛况的主要原因是
A.新中国成立,激发了人民的创作热情
B.社会主义具有优越性
C.“双百”方针的提出和贯彻
D.科技进步推动电影业发展
3 . 1949年12月,新中国教育工作的目的是:“为人民服务,首先为工农服务,为当前的革命斗争与建设服务”;1958年9月,提出党的教育工作方针是:“教育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1958年重申:“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这些反应出新中国的教育方针
A.长期“左”倾冒进
B.缺乏连续性
C.始终坚持以人为本
D.具有时代性
2016-12-13更新 | 168次组卷 | 18卷引用:陕西省榆林高新完全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卷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4 . “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是促进我国社会主义文化繁荣的方针,但在贯彻过程中曾历经曲折,主要原因是
A.“百花齐放”使大部分文艺作品偏离了主题
B.“百家争鸣”仅仅局限在科学上的不同派别
C.这一方针否认了社会主义社会仍然存在矛盾的社会现实
D.将学术问题看成政治问题,将学术争论看成是阶级斗争
5 . 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大力发展科技、教育和文化事业,历经曲折,成果丰硕。在国庆十周年电影展览中,共展出35部电影,其中大部分为1956年拍摄的,被称为“难忘的1956年”。出现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
A.“双百”方针的提出B.文艺工作者的创作热情高涨
C.文艺为无产阶级专政服务D.文艺界出现繁荣局面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6 . 下表是某人所持的一张高校入学履历,他能持有该证可能得益于: ( )
姓名: 张卫红 推荐评语
性别: 男        出生好,热爱伟大领袖毛主席、热爱中国共产党;阶级立场坚定,在农村广阔天地里锻炼20多年。
年龄: 35岁
家庭出生: 贫农
文化程度: 小学
A.新中国成立后大力发展教育B.《义务教育法》实施
C.文革期间推荐工农兵上大学D.文革后恢复高考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