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现代中国的科技、教育与文学艺术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9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 . 下表是我国高考录取率(指当年录取人数与报考人数之比)变化情况统计,据此说明我国高等教育
A.短时期实现全民普及
B.由精英教育发展为大众教育
C.义务教育取得新突破
D.录取率与经济发展相悖改革
2 .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第一届政协一次会议通过的《共同纲领》明确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教育是新民主主义教育,提出人民政府应有计划有步骤地改革旧的教育制度、教育内容和教学法。首先是改革课程。1949年11月公布的《大学专科学校各系课程暂行规定》,明确宣布废除国民党政府颁布的"党义"、"公民"、"童子军"、"军事训练"等反动课程,增设了"政治经济学"、"新民主主义论"、"社会发展史"等马列主义新课。1950年8月,教育部发布并实施高等学校各院系课程草案,规定文、法、理、工各院都设有公共必修课程、本系必修课程组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逐渐建立比较科学的学时制。此后,又根据实际需要……课程改革逐渐走向全面化和配套化。其次进行了学制改革,建立起幼儿、初等、中等、高等教育学制。再者是对高等院校院系调整,目的是促进高等教育的发展,使之适应新中国经济文化建设的需要。


(1)结合材料与所学知识,概括新中国初期教育改革的特点。
(2)结合材料与所学知识,简析新中国初期教育改革的意义。
3 . 1952年,教育部决定大学从一年级起即采用苏联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并连续出版了苏联高校教材译本1393种。同时,曾经学自美国的按系招生、选课制、学分制、淘汰制等制度均被取消。导致这一转变的原因是
A.社会主义制度基本确立
B.新意识形态的主导作用
C.高度集中计划体制形成
D.美苏两极格局完全形成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表5恢复高考以来部分年份高考作文题目

年份高考作文题目
1977年《我在这战斗的一年里》(北京卷),《在抓纲治国的日子里——记先进人物二三
事》(上海卷);《谈实事求是》《在红旗下》(内蒙古卷)
1978年《速度问题是一个政治问题》
1981年《毁树容易种树难》
1982年《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1985年以“澄溪中学学生会”的名义,给《光明日报》编辑部写一封信,反映情况、申
诉理由、呼吁尽快解决(化工厂排放废水,有害气体、污染)问题。
1986年《树木·森林·气候》
1987年《育民小学办起了游泳训练班》
1991年描写“圆”的想像物
1994年《尝试》
1999年《假如记忆可以移植》
2001年《诚信》
2002年《要不要救一个陌生人》
2004年《相信自己与听取别人的意见》(山东、河南、河北、安徽等地区使用的全国卷)
2017年“中国关键词”:一带一路、大熊猫、广场舞、中华美食、长城、共享单车、京
剧、空气污染、美丽乡村、食品安全、高铁、移动支付。

依据材料所提供的信息,提炼出个主题,并结合中国现代史的相关史实分阶段院就所提炼主题进行简要阐述。(要求:明确写出所提炼主题,阐述须有史实依据。)

2018-02-08更新 | 62次组卷 | 2卷引用:内蒙古赤峰市2018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文综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5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清代书院(有别于官学的另一种教育系统)的课程设置与地方官学、国子监的课程设置相近,以四书五经为主。19世纪60年代起,我国出现一批新式学堂,开设了外语翻译、轮船驾驶、天文、测算、军械、行军布阵等课程。南京临时政府成立后,蔡元培就任教育总长,实行男女同校等改革措施……,在蔡元培的领导下,北京大学在1920年秋季起即正式招收女生,开我国公立大学招收女生之先例。……北大还开办了不少平民学校和夜校等,努力服务于社会。

—张卫民《中国教育纪元的断代工程》

材料二院系调整的总方针是“以培养工业建设干部和师资为重点,发展专门学院和专科学校。整顿和加强综合性大学”。经过这次调整,到1957年,高等院校共有323种专业,其中工科183种,占56.7%。而文科、政法、财经各专业所占的比重急剧下降。1947年文、法、商科在校学生占大学生总数的47.6%,1952年降到22.5%,1957年又降到9.6%。

—《新中国成立初期高等教育的“苏化”及其利弊分析》

请回答:

(1)从材料一看,近代以来中国的教育发生了哪些变化?这对推动近代社会发展有何影响?

(2)材料二中我国调整高等教育的背景是什么?综合上述材料,谈谈其对我国当今教育的改革发展的启示?

2018-01-20更新 | 66次组卷 | 2卷引用:内蒙古翁牛特旗乌丹第一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6 . 1958年9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教育工作的指示》指出:“党的教育工作方针,是教育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为了实现这个方针,教育工作必须由党来领导。”由此可知,这()
A.是教育领域拨乱反正的重要措施B.确立了马克思主义在全党的指导地位
C.促进了“科教兴国”战略的实施D.有利于强化公民对新意识形态的认同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7 . 在1958年夏天,中国科学院生物化学研究所提出把蛋白质人工合成作为重点研究项目,在上海和北京的几次科技展览会上,党中央和上海市委希望他们加速实现该项目,在研究所内部,青年同志也要求项目提前并确定具体合成对象(1965年最终合成)。据此可得出的正确结论是
A.冒进的风气助推了科技发展B.科学大跃进在全国掀起高潮
C.新中国的科研力量主要是青年D.大跃进时政府加大了科研投入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8 . 有位在华的苏联学者不同意毛泽东关于孙中山世界观的论点,有人提议把这一事件通报给苏联驻华大使。毛泽东回复道:“我认为这种自由谈论,不应当去禁止。这是不同意见,什么人都可以谈论,无所谓损害威信。”这充分表明毛泽东
A.在学术界提倡百家争鸣
B.在国际交往中的高度自信
C.在学术界提倡百花齐放
D.坚定地倒向社会上义阵营
2017-02-23更新 | 636次组卷 | 15卷引用:【全国百强校】内蒙古鄂尔多斯市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12月月考历史(文)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9 . 据某学者回忆,毛泽东在1952年指示,“中国历史很长,建议在中科院设立三个研究所,把中国史分为三段来研究,第一所研究古代,止于汉;第二所研究魏晋到鸦片战争前;第三所研究鸦片战争以来的近代史办一个杂志,定名为《历史研究》,方针是‘百家争鸣’”。该指示
A.标志着“双百方针”的确立
B.有利于学术领域的繁荣发展
C.划分的历史阶段影响至今
D.确立了革命史观的指导地位
2016-11-27更新 | 610次组卷 | 17卷引用:内蒙古呼伦贝尔市阿荣旗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