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现代中国的科技、教育与文学艺术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24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953年,中国开始执行第一个五年计划,其基本任务是:加强国防经济建设和156个重点项目,推动工业化建设,发展合作社进行农业和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根据上述基本任务,“一五”计划还提出了12项具体任务和相应的重要指标:以大力发展重工业为方针,实现国家工业化和国防现代化,也相应发展交通运输业、轻工业、农业和贸易业,培育各方面的人才,加强人员综合素质,要逐步改善农业和手工业的生产合作,继续创新手工业,加大生产和出产速率,提高人民物质生活和文化生活水平……

——摘编自席芬芬《建国初期的工业化进程研究》

材料二   “双百”方针的提出与确立并不是凭空产生的,而是有着深刻的国际和国内背景。它是在汲取苏联模式的经验教训的前提下,“根据中国的具体情况提出来的……是在国家需要迅速发展经济和文化的迫切要求上提出来的。”“双百”方针非一朝一夕之功。1951年,毛泽东谈到了“百花齐放”;1953年提到了“百家争鸣”;1956年,在最高国务会议上,毛泽东正式提出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并明确了其地位。

——摘编自徐骁《“双百”方针的历史演变研究》

(1)根据材料一、二,说明新中国“一五”计划与“双百”方针的关系。
(2)根据材料一、二,简析“双百”方针提出并贯彻实施的历史意义。
2024-01-31更新 | 19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肇庆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2 . 建设社会主义:成功探索
(1)中共“____
①召开:____
②内容A.主要矛盾: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实质:先进的____与落后的____之间的矛盾   B.主要任务:把我国尽快从落后的农业国变成先进的____
③意义:是我国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一次成功探索
(2)双百方针
①时间:____
②内容:________。艺术问题百花齐放;学术问题百家争鸣
③地位:是我国促进艺术发展和科学进步,促进社会主义文化繁荣的指导方针
(3)提出关于正确处理____内部矛盾的重要思想
①时间:____年春。   ②意义:为认识中国基本国情奠定了理论基础
2023-10-25更新 | 35次组卷 | 1卷引用:26·纲要上第26课·学科网-【一题打天下】同步教学新方案
3 . 1956年,中国制定了科学技术发展第一个远景规划,1964年,我国国防和科学技术方面取得一次重大突破,这次重大突破是(     
A.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B.“东方红一号”卫星发射成功
C.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D.“神舟”十五号飞船升入太空
4 . 1956年1月14日至20日,中共中央召开关于知识分子问题的会议。周恩来代表党中央作了《关于知识分子问题的报告》。他代表党中央郑重宣布:中国知识分子的绝大部分“已经是工人阶级的一部分”。该报告可用于说明(       
A.新中国理性地对待文艺工作B.文艺战线已进入社会主义状态
C.双百方针的指导思想已出现D.中国知识分子的作用日渐凸显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1979年10月,国家领导人在中国文学艺术工作者第四次代表大会上指出:“文艺发展的天地十分广阔,不论是对于满足人民精神生活多方面的需要,对于培养社会主义新人,还是对于提高整个社会的思想、文化、道德水平,文艺工作都负有其他部门所不能代替的重要责任。”这一讲话(     
A.为新时期文化发展提供了政策导向B.说明文艺领域拨乱反正工作的完成
C.反映出文艺理论创新工作受到重视D.要求文艺工作者全面提升自我素养
2023-03-19更新 | 99次组卷 | 4卷引用:第27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开创与发展之伟大的历史转折·随堂练习B卷
6 . 20世纪60年代,毛泽东曾对印尼代表团说:“美国是看不起我们的,英国是看得起我们的。法国、联邦德国、日本、苏联这些国家它们都看不起我们。这个看不起是有理由的,因为他们的东西多,技术先进。”基于这一认识,中国政府(  )
A.主动加入不结盟运动B.加紧核武器技术的研制
C.培育出籼型杂交水稻D.开始实施载人航天工程
2023-03-03更新 | 120次组卷 | 2卷引用:广东省广州市三校(广州市铁一中学、广州外国语学校、广州大学附属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7 . 下图所示为新中国成立以来部分航天科技成果。据此可知,中国(     
A.航天科技发展领先世界B.政府大力支持航天技术的发展
C.国防力量得到显著增强D.航天技术服务于国民经济发展
8 . 2001年,袁隆平获得首届“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在2004年,又当选“感动中国年度人物”。主要是因为他(     
A.引领了世界杂交水稻技术和献身科学的精神
B.解决了能源危机和勇攀科学高峰的探索精神
C.研制“两弹一星”为世界和平作出了杰出贡献
D.推动我国科学研究和经济建设达到世界一流
9 . 20世纪70年代,我国在科技领域取得了诸多成就。其中,标志着我国开始进入航天时代的是(   
A.“东方红一号”发射成功B.“神舟五号”飞船发射成功
C.原子弹和氢弹试爆成功D.首次人工合成结晶牛胰岛素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1950年9 月《人民音乐》于北京创刊,由中国音乐家协会主办,该刊以“音乐评论”为主,其中包括理论研究,音乐知识、活动、报道等内容。解放初期,音乐界围绕民族传统的“土唱法”和欧美技法的“洋唱法”展开争论。1956 年,文艺界积极贯彻“创造社会主义的民族的新文化”这一思想任务,就民族传统唱法和西洋唱法的结合及发展展开讨论,最终达成“相互学习,相互补充”的共识。除此之外,《人民音乐》频频发表文章,探讨“音乐与政治””生活与技巧”“内容与形式”“创作与批评”等关系,一些人认为生活经验在音乐创作中起决定性的作用,作曲家贺绿汀则指出体验生活“必须与具体业务相结合才能收效最大”。贺绿汀主张音乐是最需要技术锻炼的艺术,一些人则主张“当前音乐创作中政治水平不高是极其严重的问题”。20世纪60年代,《试论音乐“革命化”和“民族化”"“群众化”的关系》,指导了新的艺术风向。20 世纪80年代,以“主旋律”为代表的官方艺术,以大众、流行艺术为代表的民众艺术,以“学院派”为代表的“精英艺术”三足鼎立,音乐界也从此进入了一个思想解放的时代。

——摘编自张雯雯《人民音乐>与 中国当代音乐批评(1950-2010)》


(1)根据材料与所学知识,分析新中国成立后影响我国音乐发展的因素。
(2)根据材料与所学知识,围绕“文艺与时代”展开论述。(要求: 史论结合,论证充分,表述清晰)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