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现代中国的科技、教育与文学艺术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926 道试题
1 . 2019年11月18日,全球超级计算机500强榜单发布,由全部国产处理器构建的中国的超级计算机“神威·太湖之光”排名第三。超级计算机“神威·太湖之光”的研发
A.体现了我国国际影响力的不断扩大B.展示了中国自主研发计算机的实力
C.表明中国计算科技领先于世界各国D.确保了中国移动支付走在世界前列
2021-11-09更新 | 129次组卷 | 3卷引用: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五校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题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纵观党的一百年奋斗历程,不同历史阶段形成的精神内涵不同,但实质归一,具有完整的共生特质。中国精神不是单一的某一种精神,而是我们党坚持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不断加强对精神生产和精神指引的领导,逐步建构起的一个具有整体架构的中国精神谱系


——摘编自邹绍清《论中国共产党构筑中国精神谱系的百年历程与基本经验》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提炼材料中所体现的中国精神谱系中的一种“共生特质”,并予以阐释。(要求:“共生特质”表述明确,持论有据,论证充分,表达清晰。)
2021-11-06更新 | 198次组卷 | 4卷引用:河北省邢台市五岳联盟部分重点学校2022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3 . 2020年10月1日,“天问一号”火星探测器在距离地球1.9亿千米的太空中送出了它对祖国最独特的祝福——一张超级自拍。回望历史,我国太空探索开端于
A.“长征一号”B.“东方红一号”
C.“神舟五号”D.“嫦娥五号”
2021-10-29更新 | 127次组卷 | 4卷引用:河北省衡水市冀州一中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合格考)
2021高三上·全国·专题练习
4 . 毛泽东曾在1958年表示:“我们也要搞人造卫星!搞一点原子弹、氢弹、洲际导弹,我看有十年工夫是完全可能的。”当时中国开发上述技术的环境还十分落后和艰苦,但不少科学家还是投入到这些开发计划中。这主要说明了
A.“两弹一星”的开展是国内外形势所需的结果
B.“大跃进”运动在我国国防现代化中的体现
C.我国要在短时间内快速地实现国防的现代化
D.国防高科技是我国科技工作的“中心环节”
2021-09-24更新 | 157次组卷 | 3卷引用:四川省绵阳市江油市第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5 . “他不仅属于中国,也属于世界。他毕生奋斗的梦想,就是让杂交水稻覆盖全球,让所有人不挨饿。”文中的“他”是
A.王进喜B.焦裕禄C.邓稼先D.袁隆平
6 . 图1、图2所反映的共同目的是
A.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大量转移B.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C.掀起农村社会主义改造的高潮D.促进社会主义教育发展和提高民众素质
7 . 1954年,党和政府规定,电影放映网建设重点对象是工矿、农村和小城市。在积极兴建、改建城市电影院的同时,也抓紧组建大量的流动电影放映队,以低廉的票价甚至免费让工农士兵欣赏电影,使过去的小资文化、市民享受升级成为事实上的大众文化和人民体验。由此可知,这一规定的实施
A.推动了国家主流意识形态建构B.旨在落实社会主义改造方针
C.基于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需要D.得益于“双百”方针的提出
8 . 1954年,高等教育部确定北京大学等6所高校为“全国性的重点学校”,此后又陆续确定了一批全国重点高等学校,到1960年达到了4所。1978年,国家确定了88所高校为“全国重点高校"”,1979年底则达到了97所。以上发展重点高校的举措
A.解决了科技人才紧缺的问题B.完成了普及高等教育的任务
C.适应了国家现代化建设需要D.照搬了苏联教育发展的模式
9 . 2021年5月22日,“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逝世。中国农民曾说:“吃饭靠两平:一是邓小平,二是袁隆平。”袁隆平的一生,见证了“脚踏实地把科技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的崇高风范”。以下选项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①新中国成立后,袁隆平成为中国尖端科技领域的开拓者
②文革期间,袁隆平培育的籼型杂交水稻被誉为“第二次绿色革命”
③邓小平提出的“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为袁隆平指明了科研方向
④改革开放之初,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大大提高了农民生产积极性
A.①②B.①③C.③④D.②④
2021-08-23更新 | 440次组卷 | 7卷引用:陕西省延安市黄陵县中学2022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