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现代中国的科技、教育与文学艺术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93 道试题
1 . 1978年8月卢新华的短篇小说《伤痕》发表,这部小说以悲剧的艺术力量,震动了文坛,作品中对人性的描写,突破了长期以来文艺的清规戒律,形成了新时期第一个文学思潮——“伤痕文学”思潮。这类作品
A.遵循了写实风格B.抒发了浪漫情怀
C.突出了理性思考D.表达了幻灭反叛
2 . 1956年,毛泽东首次对我国的教育方针做出明确表述:“我们的教育方针,应该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几方面都得到发展,使之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这一方针
A.是基于当时社会转型的需要B.强调了政治教育的重要性
C.明确了教育优先发展的地位D.纠正了教育领域“左”的错误
3 . 20世纪60年代,毛泽东曾对印尼代表团说:“美国是看不起我们的,英国是看不起我们的。法国、联邦德国、日本、苏联这些国家它们都看不起我们。这个看不起是有理由的,因为他们的东西多,技术先进。”基于这一认识,中国政府
A.加紧核武器技术的研制B.主动加入不结盟运动C.开始实施载人航天工程D.提出“求同存异”方针
2019-11-15更新 | 266次组卷 | 28卷引用:山西省汾阳市第二高级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三次周练历史试题
4 . 1953年8日,艾青在《文艺报》上发表的《谈中国画》一文提出了“新国画”概念。该文发表后,有许多人写信表示反对,然而来信却并未公开发表。时隔三年后,《文艺报》上突然出现了俞剑华等一组针对此文进行批判的文章。导致这一变化的直接因素是
A.建设新中国文化事业正确方针的提出
B.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基本确立
C.1954年宪法确立了人民民主原则和社会主义原则
D.中国画创作风格发生了巨大转变
5 . 1956年9月,中共“八大”在报告中指出:“党对于学术性质和艺术性质的问题,不应当依靠行政命令来实现自己的领导,而要提倡自由讨论和自由竞赛来推动科学和艺术的发展。”这一方针
A.得到了持续稳定的有力贯彻
B.促成了科学文化的拨乱反正
C.指明了文化发展的正确途径
D.放弃了党对文化领域的领导
2019-10-08更新 | 502次组卷 | 15卷引用:山西省太原市山西大学附中2019-2020学年高二12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容易(0.94) |
名校
6 . 考古表明,原始社会时,水稻亩产约50千克。清代时太湖流域水稻平均亩产约278千克。1973年,袁隆平培育出杂交水稻,至1998年,亩产达450千克。2017年,袁隆平培育的超级杂交水稻亩产达1149.02千克。袁隆平院士的研究
A.推动了中国人口的增长
B.使得我国农业基本上实现了现代化
C.解决了世界性的饥饿问题
D.为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做出突出贡献
2019-07-21更新 | 733次组卷 | 16卷引用:山西省晋城一中教育集团南岭爱物学校2023-2024学年高二12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中国社会科学院从1980年夏季到1981年夏季的一年中,连续举办了三个大型讲习班,分别是:“数量经济学讲习班”、“国外经济学讲”和“发展经济学讲习班”同时期,大批高校的优秀毕业生由政府派遣,赴欧美和日本的高等院校留学,由此可知,当时的中国
A.经济发展的内在要求
B.实现了与世界经济的接轨
C.社会发展水平极大提高
D.改革开放取得了重大成果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8 . “文化大革命”结束后,教育界拨乱反正的标志之一是
A.恢复高考制度
B.开展扫盲教育
C.知识青年上山下乡
D.发展工农教育
9 . 如表为1953年全国高等院校调整专业设置情况,据此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A.培养通用人才提升社会文化水平
B.改革旧的教育体系服务社会现实
C.完善高校专业设置提高公民素质
D.适应经济建设需要培养专业人才
10 . 一五计划关于普通教育方面的指标是:发展重点中学,特别是高中。1957年在校高中学生将比1952年增长180%;在校初中学生将增长78.6%。这一指标的完成
A.改变了建设人才紧缺的现状
B.提供了充足的工业化劳动力
C.形成了完整的国民教育体系
D.落实了“科教兴国”战略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