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学艺术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0 道试题
1 . 古今中外,政府和社会精英对于社会和谐都有过许多思考与实践。
材料一   孙中山始终把“天下为公”、“世界大同”作为最高理想,毕生致力于此。他的“大同”思想主要表现在他的“民生主义”主张里。在他看来,“民生主义就是社会主义,又名共产主义,即是大同主义。”
——刘雅丽《略论孙中山的大同思想、道德观与和谐社会》
材料二   狄更斯著名的小说《双城记》,以1789年法国大革命前后的巴黎和伦敦这两座城市为背景,借古喻今,希望为社会矛盾深刻的19世纪英国寻求出路。狄更斯说,不满情绪广泛地存在于英国的社会中,可能由于任何一个很小的原因,一下子变成前所未有的一场可怕的大火。……。
——《现代快报》2011年8月14日《伦敦与巴黎骚乱对比》
材料三   我们党明确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任务,就是要求全党同志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更加自觉地加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使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设与和谐社会建设全面发展。……。
——《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力专题研讨班上的讲话(2005年2月19日)》
(1)在20世纪20年代的孙中山“新三民主义”中,就民生方面提出了哪些有利于发展和谐社会的思想?你是否赞同材料一中孙中山先生认为的“民生主义”就是“共产主义”的主张?请简要说明理由。
(2)结合材料二,以狄更斯为代表的文学流派主要关注的问题是什么?试列举该流派2个其他代表作品。
(3)结合材料三和所学知识,指出我们党在21世纪构建和谐社会思想上所做的重要努力及解决的问题。
2016-11-18更新 | 560次组卷 | 1卷引用:2011—2012学年辽宁省沈阳铁路实验中学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
2 . 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   狄更斯著名的小说《双城记》,以1789年法国大革命前后的巴黎和伦敦这两座城市为背景,借古喻今,希望为社会矛盾深刻的19世纪英国寻求出路。狄更斯说,不满情绪广泛地存在于英国的社会中,可能由于任何一个很小的原因,一下子变成前所未有的一场可怕的大火。……(2011年8月6日)警察的行动致人死亡,点燃了伦敦的夜空。怒火此起彼伏,蔓延英国多个城市。
——《伦敦与巴黎骚乱对比》
材料二   现代主义的美术在对待社会、人、自然与自我的关系上失去了平衡,关系是扭曲的。这样,现代主义的美术家似乎是超脱社会、超脱自然的人,他们不直接描写社会和人生(少数艺术家例外),但他们的作品影射着社会和人生,采用的语言是荒诞的、寓意的或抽象的。在他们的作品中,可以感觉到这些艺术家表现了现代人们(包括艺术家们自己)的精神创伤和变态心理,感觉到他们对现实生活的消极、悲观和失望的情绪,感觉到他们思想上强烈的虚无主义。正是现代主义美术作品的这些特征,使它们具有不可忽视的社会历史的和审美的价值。因为它们正是西方现代社会和现代精神生活重要方面的写照。
——引自“百度百科”
材料三   现代主义名画:(选自超现实主义大师达利的名画《永恒的回忆》,画面中最引人注目、也最具创意的部分是三个披挂在枯树、平台、动物尸骸上软趴趴、看似会流动的钟表。图为其中的一个钟表)

(1)根据材料一,指出该文学流派的类别,并分析以狄更斯为代表的文学流派主要关注的问题是什么?试列举该流派两个其他代表作品,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该文学流派产生的时代背景。
(2)根据材料二、三,概括归纳现代主义美术的主要特征。
(3)综合以上材料,你怎样理解文学艺术作品与社会的关系?
2016-11-27更新 | 85次组卷 | 1卷引用:2015-2016学年辽宁锦州市锦州中学高二上第二次月考历史卷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3 . “轰轰烈烈的大革命,自由竞争的新局面,以及启蒙理想的破灭,使这一时期的人们处于憧憬和失望的波峰浪谷之中,释放并表现自我成为一股潮流。”这段话反映了下列哪一作品产生的背景
A.《巴黎圣母院》
B.《人间喜剧》
C.《母亲》
D.《等待戈多》

4 .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下面两幅图是毕加索的名画。

(1)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中两幅作品的创作背景,分别指出它们所反映的主题思想。

(2)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时代主题,但天下井不太平。你认为威胁当今世界和平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2018-01-22更新 | 44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葫芦岛市普通高中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恩格斯说:“和启蒙学者的华美语言比起来,‘理性的胜利’建立起来的社会制度和政治制度竟是一幅令人极度失望的讽刺画。”在这种“令人极度失望”的社会背景下兴起的文学流派是
A.启蒙文学B.浪漫主义文学C.现代主义文学D.古典主义文学
2017-11-19更新 | 183次组卷 | 16卷引用:辽宁省沈阳市第二十八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6 . 恩格斯曾说:“商业日益变成欺诈。革命的箴言‘博爱’在竞争的诡计和嫉妒中获得了实现。贿赂代替了暴力压迫,金钱代替了刀剑,成为社会权力的第一杠杆。……总之,和启蒙学者的华美约言比起来,由‘理性的胜利’建立起来的社会制度和政治制度竟是一副令人极度失望的讽刺画。”这段话准确揭示了
A.古典主义文学产生的背景
B.印象派艺术产生的背景
C.浪漫主义文学产生的背景
D.后现代主义文学产生的背景
7 . 下列属于19世纪典型的浪漫主义文学风格的是:
A.反映对现实的失望情绪;人物个性鲜明,情节极其夸张
B.典型再现社会的风貌;塑造正面人物,故事生动真实
C.故事的背景很不明确;强调表现自我,语言一反传统
D.反映了民族革命斗争;现实融入幻想,景象丰富多彩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8 . 毛泽东说:“作为观念形成的文艺作品,都是一定的社会生活在人类头脑中反映的产物。”以下类型的文学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A.理性王国的建立催生了浪漫主义作品
B.现实主义作品反映了工业革命后社会矛盾的尖锐
C.第三次科技革命带来的社会变化产生了现代主义
D.在苏联卫国战争的背景下,诞生了《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9 . 不同时代、不同地域的思想文化呈现出多元化和多样性特点。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诗画本一律,天工与清新。
——苏轼
(1)材料一反映的是什么画种?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该画种的特点。
材料二   19世纪上半叶,世界处于剧烈的变革与震荡之中。启蒙思想家所倡导的社会理想与当时的现实之间产生了强烈的反差,一种对社会现状强烈不满、强调抒发个人情感、积极追寻理想世界的新思潮——浪漫主义应运而生。
(2)据材料二,概括浪漫主义文学产生的背景。举出19世纪浪漫主义文学的代表人物,写出其主要作品。
材料三 就在英国发生革命的同时,开始于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科学革命也在英国达到了它的高潮阶段。------这两大革命由 此构成了一幅17世纪的“双元革命”奇观,与18世纪的“双元革命”——英国工业革命和法国大革命——交相辉映。如果说18世纪的双元革命的综合效果是启动了整个欧洲乃至全球的现代化进程的话,那么17世纪双元革命的综合效果则主要是启动了启蒙运动——一场为现代社会勾画蓝图的思想运动,而现代民主政治的一些标准价值观的锻造也正是在这个运动中完成的。
(3)结合17、18世纪“双元革命”的史实,谈谈你对科学化、工业化与民主化关系的认识。
2015-12-23更新 | 227次组卷 | 1卷引用:2015-2016学年辽宁葫芦岛一中高二上期中历史试卷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历史—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列夫·托尔斯泰(1828年-1910年)出生于贵族家庭,但他同情农奴,在自己的领地上进行农奴制改革的尝试。他喜欢卢梭的学说及其为人,并广泛阅读文学作品。他的创作总是以自传性的人物作为主人公,对社会制度、法律、宗教、婚姻、道德及人类命运和前途等重大问题进行严肃思考。他的创作被认为是‘可怕的真实”、“极度的真实”、“惊人的真实”,他描写的人物、景物,甚至细节大都有现实的基础。他善于捕捉心灵中转瞬及逝的思想感情和意念,善于发掘内心深处难以捉摸的、微妙的意识。在人物塑造方面,注意描写人物多方面的性格,没有绝对的好人和坏人。

——摘编自杨正先《托尔斯泰研究》

(1)根据材料,指出列夫·托尔斯泰文学创作的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列夫·托尔斯泰文学创作特点产生的原因。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